我在完成目标中寻求快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在完成目标中寻求快乐

我在完成目标中寻求快乐人活着,应当有个奔头,这奔头就是完成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我已退休7年了,但我从无空虚与无聊的感觉,反倒比在岗时更忙碌、更充实。因为我就是为我早就设置的目标忙碌者、奔波着。我深刻的体会到:凡事只要爱干,忙,算一种休息,累,也是一种享受。 我今年67岁,是陕西省扶风县国土资源局的退休干部,现为宝鸡市关工委讲学团副团长、扶风县老年学学会会员。我曾用10年业余时间撰写了一部思想火花集《野菊韵》。此后,我又根据书中有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与做人”等方面的观点,编写了数份讲稿,又历经12年,涉足宝鸡、杨凌、西安、长安等16个市、县、区向机关干部、企业员工、在校学生、武警战士、在押人犯、义务宣讲320余场次,听众已超过16万人。我10年写书,12年宣讲,社会对我的付出做了充分肯定,曾被《经济日报》理论部评为“走进新世纪新闻模范人物”、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陕西省理论教育先进工作者”、“陕西省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先进个人”,被宝鸡市委市政府评为“宝鸡市十佳文明市民”、“宝鸡市关心下一代突出贡献奖”,同时,还被宝鸡市委宣传部、宝鸡市关工委先后聘请为“宝鸡市关工委讲学团副团长”、“宝鸡市西凤市民大讲坛主讲”。 真情涌动 梦从心起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在扶风县一个乡镇当司法员。在工作实践中,主持调解了形形色色的纠纷案件,其中有很多美丑不分、香臭不变、黑白颠倒的事件,及其映射出的道德观念大错位现象,使我的心情难以平定。特别是一些触目惊心的赡养案件更令我终生难忘: 一天,一个约80岁的老妇人走进我的办公室,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说她的辛酸——她被儿子赶出家门,在女儿家住了近30年,如今她想回家度过晚年,不料却被家人掀开井盖让她往下跳,放开狼狗去撕咬。老人掀起头帕,被狗抓伤的斑斑血迹未干,被狗撕烂的衣裳历历在目。望着眼前这个可怜的老人,我当时百感交集,欲哭无泪。同年,乡政府开展签订赡养老年人协议书活动,我立即结合很多被遗弃老年人的案例,撰写了《唤回良知,力尽孝道》的讲稿逐村逐组地宣讲。在我宣讲的过程中,有些老人边听边流泪,有些青年人也在会后表态,保证再不虐待老人。此后,我的讲稿便陆续被有些人借阅传抄,打算留给他们的儿孙阅读。每当此时,我的心情犹如打翻了的五味瓶,我想,你们抄我一份讲稿能起多大的作用呢?至此,我便产生了写书的念头。并立志要对人生的感悟一个一个的总结,花十年时间,征求百人以上的意见,总结出一千条观点,出版并发行一万本人伦道德方面的书。等这些心愿实现后,我打算亲自登台义务宣讲,力争听众超过30至50万人。我把设置的目标定为“个、十、百、千、万工程”。从此便踏上了一条艰难的不悔之路。 惨淡经营 梦想成真 1995年,我离开了倾心专注的司法战线,调到扶风县国土资源局搞土地信访工作,我边工作,边写作, 像一头思索的老牛,驮载着本职工作的重负与极想为社会奉献一份爱心的责任,辛勤的耕耘着。我把那些发自肺腑的思想火花,认真的修改、精炼、升华成哲理。诸如“在家庭的战火中,第一个投降的不是叛徒,而是理智的强者”;“如果将自己当作优质商品不断升值,品德的价格只能暴跌”……可以说,这一句句用心血谱就的令人深思、发省的语丝如春风春雨沁人心脾。有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有对假丑恶的无情鞭鞑,有苦口婆心的忠告,也有辛辣尖锐的讽刺。按我当时的想法,只想试着用笔去触及一下法律和政令较难奏效的死角——即属于人们灵魂深处的那一块领地,帮助善良的人们理顺思绪,解脱各种困惑的缠绕。历经7年时间,我总算从人生的27个方面整理出了一千条哲思,集成36万字的稿子,于1997年以内部刊物首次出版。该书出版后,很多读者十分喜爱,将其视为家庭藏书。《陕西日报》等多家媒体也先后发表书评和报道,说这本书“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春晖送来了一股源于心而动乎情、出于义而达乎辞的清新之风。”;“若将这千条杂录看做千把钥匙,则人人都可以用来开启自己的理智之门,破解人生旅途中的各种难题和困惑。”此后,我又对原版认真修改了3年 ,终于命题为《野菊韵》经陕西旅游出版社正式出版。陕西省委有关领导、及业内著名人士分别为该书题名、题词、作序、撰跋、发表评论。此后,这部书被评为宝鸡市第6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辽宁省委组织部主办的《干部之友》杂志曾分期摘登。我两次出书,历时10年,总算完成了自己设置的“个、十、百、千、万工程”的主体部分。 就写书而言,我勉强成功了。但在这成功的后面,却隐藏着一个一般人很难理解的过程: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我,完成这部作品本是“小马拉大车”,而自费出书的经费又像泰山压在我的身上,我的女儿从3岁起就患皮肤病,直到22岁才治愈,老伴患颈椎腰椎增生至今未愈更需花钱;儿子、儿媳下岗,常年在外打工,除了带好孙子之外,农村近7亩责任田还需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