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气腹34例诊治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气腹34例诊治研究

新生儿气腹34例诊治研究【中图分类号】R722,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7-0047-01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腹的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收集、分析本院收治的34例以“新生儿气腹”手术的患儿。结果:发现先天性巨结肠8例,先天性胃壁缺损3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0例,胎粪性腹膜炎3例,梅克尔憩室2例,肠旋转不良2例,特发性肠穿孔2例,肠闭锁1例,肠系膜裂孔疝1例,急性阑尾炎伴穿孔1例,直肠穿孔1例。全部行剖腹探查术,探查后放弃8例,术后自动出院2例,术后死亡1例,治愈23例。结论:新生儿气腹病因复杂,早期诊断极为重要,一经诊断气腹,积极有效的手术方式及术后管理对患儿的预后及生存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生儿气腹 气腹是指腹腔内存在游离气体的现象..表现为腹部叩诊肝浊音区消失.病人做腹部立位X线检查时,可见膈下有游离气体, 多由胃肠道穿孔所致,须立即手术治疗。新生儿由于年龄特点,对疾病反应慢,病情变化快,常造成疾病表现的延后,诊断明确时病情已危重,如何及时、正确、有效的处理,对患儿的预后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我院20101.1.-2011.6.1总共收治气腹患儿34例,经手术确诊,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新生儿34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6例,年龄,1天-25天。 1.2临床表现:腹胀34例(100%)、气急21例(61.7%)、呕吐30例(88.2%)、便血10例(29.4%)、腹壁红肿18例(52.9%)。 术前腹部立位片均提示膈下有大量游离气体存在,提示气腹。 1.3 气腹产生原发病及胃肠道穿孔部位分析 1.4处理手术方式及结果:术前予以积极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补液扩容,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胃肠减压,完善术前检查后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行肠切除肠吻合6例、行胃肠穿孔修补4例,行胃肠穿孔修补、近端造瘘15例,探查后肠系膜封闭1例,探查后行腹腔引流1例,探查后放弃手术治疗7例。术后予以禁食、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支持,广谱抗生素加强抗感染,维持内环境平衡。术后患儿死亡1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自动出院2例,治愈24例。 2 讨论 2.1 病因:新生儿气腹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可以发生在由胃至直肠的任何消化道部位,在时间上可以产生在出生前及出生后的任何时间。 1)消化道肌层先天性缺如:本组2例胃穿孔周围组织病理检查,提示胃壁肌层先天性缺损,支持这一论点。(2)消化道缺血缺氧:分娩过程中有窒息、缺氧病史的有8例,呼吸困难导致缺氧,胃肠道等外周血管收缩以保证大脑和心脏血流,造成胃肠局部缺血,继发坏死及穿孔。(3)消化道内压力增高:常由于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导致梗阻所致。本组34例发病前均有呕吐,由于呕吐剧烈,腹肌膈肌强烈收缩,胃肠内压力骤增,容易造成胃肠壁缺损处撕裂,发生胃肠穿孔。(4)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先天性巨结肠、梅克尔憩室、胎粪性腹膜炎、肠狭窄、肠闭锁、肠回旋不良等,由于远端肠管病变、梗阻,近端肠管内容物通过障碍,肠管极度扩张导致肠管壁破裂穿孔。本组消化道穿孔中有12例为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所致,占35.3%。(5)早产:本组1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均为早产,由于早产儿胃酸及蛋白酶分泌水平低下,胃肠道内IgA及母乳的其他成分缺乏,导致胃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受损,容易产生胃肠壁的损害,从而导致产生穿孔[1]。另有人认为,胃C―KIT+细胞的缺乏是胃穿孔的一个重要因素[2]。(6)、感染:部分胃肠穿孔患儿的腹水、血液、粪便中培养出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葡萄球菌、沙门菌、梭状芽胞杆菌或轮状病毒,但此病菌是否继发,尚有争论[1]。 2.2 临床特点:新生儿胃肠穿孔所致气腹初期与新生儿感染、败血症、电解质紊乱等较难鉴别,表现为激惹、躁动、拒奶、呕吐。随后由于腹胀、腹膜炎可以表现为少哭、少吃、少动等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由腹胀引起的表现,腹部高度膨隆、气急、呼吸困难,腹壁红肿、尿量减少。由于消化道穿孔可发生在胃至直肠的任何部位。其临床特点往往有肠梗阻的表现如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而穿孔以后由于继发腹膜炎,而可以表现出相应腹膜炎症状,如腹肌紧张、触摸哭吵、腹壁红肿、阴囊红肿[3]等均提示已有消化道穿孔的发生。因此对腹胀患儿需行行腹部立位或侧位X片,已明确诊断。 2.3 诊断:腹部立位X片是诊断气腹的最有效、便捷的方法,仰卧位、左侧卧水平片也有助于诊断。X线表现为腹腔内膈下游离气体。其X线特点有:少量气腹以腹部立位片能发现膈下新月形气带与沿腹壁分布气体造成的“环形气带”;仰卧位因膈下新月形气带向腹壁弥散,加上腹壁气体带与腹脂线相混淆而易误诊。中等量气腹,腹腔气体增多,仰卧位出现“足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