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城县棉花黄枯萎病及气象条件关系及防治措施
方城县棉花黄枯萎病及气象条件关系及防治措施摘要:对方城县棉花黄枯萎病的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以及传播途径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棉花 黄枯萎病 气象条件 防治措施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在方城县的大量种植,抗虫棉对二代棉铃虫有优良的抗性,但棉花黄枯萎病呈明显上升趋势。如果黄枯萎病发生防治难度很大,农民的收入会因棉花大面积减产而降低。
1、气候条件发病规律
1.1 黄枯萎病发病规律
黄萎病毒在湿度大,地温低时,菌丝生长快,第1次发病高峰出现6月中下旬。黄萎病毒发展速度因为夏季温度较高而减慢。第2次发病高峰出现在秋季多雨,温度下降时。25~28℃是黄萎病发病的最佳温度,低于25℃或高于30℃发病缓慢,超过35℃时,症状不明显。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20℃时是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始期,发病的适宜温度是20~30℃,30℃以上时发病缓慢,35℃以上停止发展。在6月份棉花现蕾期和9月份各有一次枯黄萎病发病高峰期。在雨量大、浇水多、湿度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病害蔓延,危害严重。夏季温度高发病轻,但是雨后降温容易发病,而且雨水又会造成土壤中病菌的传播。
1.2 棉花生育期与发病的关系
枯萎病从苗期发生,现蕾盛期为发病高峰,而黄萎病发病高峰在现蕾开花期。因为现蕾前植株以营养生长为主,而现蕾开花后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棉株抗性降低,如果管理不到位将导致枯萎病大面积的发生。
2、传播途经
2.1 土壤传播
棉花种植地块常年连作,病菌在土壤中的越积越多,造成病菌对棉花的侵染越来越严重,黄枯萎病大面积扩散和蔓延。
2.2 种子传播
种子携带病菌是黄枯萎病传播的重要途径,由于棉花品种多,种子抗病性较差。甚至还有棉农自己留种,都是造成黄枯萎病的扩散和蔓延原因。
2.3 栽培条件的影响
(1)棉花重茬造成土壤内病菌积累量大,发病重。(2)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的棉田,棉花根系发育不良,病菌易于生长,发病重。(3)管理粗放、土壤偏酸或偏碱、有机质含量低等都发病重。(4)黄枯萎病发病轻重与施肥有密切的关系,偏施氮肥发病重,氮磷钾混施发病较轻。中耕松土会使病菌近距离传播,棉花的病株、残株及修剪的枝条顶心没有带出棉田消毁处理,施用没有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等都能造成病菌的传播。
2.4 其它传播途径
棉籽、棉籽饼、棉籽壳、病株残体、土壤、肥料、流水和农田管理工具等携带棉花枯、黄萎病的带菌主要的传播蔓延途径。在土壤中的棉花枯、黄萎病菌,遇到适宜的温、湿度,病菌孢子或微菌核萌发出菌丝,由棉花根系的根毛或伤口处侵入,穿过表皮细胞,经过皮下组织进入木质部的导管,然后在导管内繁殖,产生大量小孢子,随植物营养输送到整个棉花植株,造成植株枯萎死亡。
3、综合防治措施
3.1 种植抗病优良品种
选择高产、抗虫、抗病优良品种是获得高产的最有效措施,做好棉花种子包衣,杜绝使用带病菌的种子,避免扩大枯、黄病菌的传播范围。
3.2 轮作倒茬
由于棉田常年连作造成土壤大量带菌,然而禾本科植物不受枯黄萎病危害,实行棉花与禾本科植物轮作,采取棉花—小麦—玉米—棉花的轮作方式,切断病菌传播链,从而减少病菌的传染,对病害重的地段可以多年轮作,有利于减轻病害的发生。
3.3 及时清理田园
打落的棉花枝叶及棉花的根系,脱落病叶是一个潜在的病源,病菌极易通过这些残枝败叶及杂草传播病害。因此,在棉花整枝、修棉过程中,要清除棉柴及杂草。发现病株及时拔除,连同修剪的枝条带出棉田彻底烧毁,以减少菌源。预防棉花枯、黄萎病的重要措施还有要及时清除棉花地的棉柴、杂草及地面的剩余棉花残枝叶等。
3.4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棉花抗病性
0~20cm的土壤耕作层内是黄枯萎病菌主要藏身之地,因此为了储蓄冬春雨雪,提墒保墒,以及晒垄杀死土壤的病菌进行冬前深耕十分必要。冬耕深度一般在20~30厘米为宜。同时采用沟灌,既节水、节能利于保墒,又可以防止病菌随水流大片蔓延传播。
为了避免种子本身就成为致病源,强调选用硫酸脱绒和包衣种子。加工棉花种子时用硫酸脱绒可以有效的杀死棉种短绒携带的病菌,减轻病害。此外,包衣种子因包衣剂中含有多种杀菌药剂和农药,也可有效的杀死病源菌,预防病害发生。
加强中耕锄草结合松土,提高地温,提高幼苗的抗病性。在棉花生长中后期加强修剪及时摘心,并清除植株下部老叶,加强通风透光,增强棉花抗病性。
3.5 合理施肥
有机肥营养全面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透性,能有效抑制病菌的繁殖,而施用氮肥,可以加速枯、黄萎病的传染。因此建议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
3.6 化学防治
播种前用杀菌剂处理种子,常用50%多菌灵、3%多氧清、瑞抗菌等。利用枯、黄萎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课改下初中生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思索及实践研究.doc
-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doc
-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困惑及对策探析.doc
- 新课改下化学实验教学探析.doc
- 新课改下基层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doc
- 新课改下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要性.doc
-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方式转变.doc
- 新课改下聋校语文教学思路及策略探析.doc
- 新课改下西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问题及对策.doc
- 新课改下高校美术基础教育创新探究.doc
- 2026年刑法知识考试题库200道及答案【最新】.docx
- 2026年刑法知识考试题库200道及答案【夺冠系列】.docx
- 2026年刑法知识考试题库200道含答案(培优).docx
- 2026年马原考试题库300道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2026年马原考试题库300道及答案【夺冠】.docx
- 2026年刑法知识考试题库200道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
- 2026年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考试题库500道及完整答案1套.docx
- 2026年刑法知识考试题库200道带答案(夺分金卷).docx
- 2026年二级造价师考试题库500道附答案(研优卷).docx
- 2026年投资项目管理师考试题库500道含完整答案(典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