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编辑人的信39】 自制=华文创意出版的明天/出版自救之路(4 .docVIP

【给编辑人的信39】 自制=华文创意出版的明天/出版自救之路(4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给编辑人的信39】 自制=华文创意出版的明天/出版自救之路(4

【給編輯人的信39】 自製=華文創意出版的明天?/出版自救之路(4)──張忠謀(前台積電董事長) 親愛的朋友﹕ 去年八月下旬某日,我起了大早,帶著台中名產「太陽餅」匆匆趕到台北,跟來自成都出版界的王益與吳鴻見面,碰巧吳鴻和劉景琳(北京新華立品總經理)與台灣出版同業相約於重慶南路「東方出版社」會晤,我權充嚮導,帶著他們乘坐捷運,一路遊逛。 因時間尚早,特地引領他倆彎到正好在附近的「大雁文化事業公司」編輯本部拜訪。 去「大雁」,不僅僅因為老闆蘇拾平是多年未見的老同事,他又是當今台灣出版界的代表人物,更重要的是他邀集了我非常欽佩的兩位編輯人王思迅與周本驥加盟於大雁旗下。他倆追隨蘇先生離開「城邦出版集團」,分別創建了「如果」和「橡實」兩家新出版社(雖然我和他們對編輯工作或有不同的詮釋,但基本理念仍有一脈相繫之處),他們的獨特性(製作觀念),我認為很值得讓大陸同行多了解他們一些。 我介紹他們時,用的詞語是﹕ 「你們見到的是代表臺灣出版的新力量。」 我為什麼這麽說? 因為除了獨特的選書視角之外,他們還旁及「自製」。 「自製」一詞,在此並無「排他性」含義,但對出版界而言,「自製」關係到最終的特色創製與國家文創產業的競爭優勢。 以台灣出版界為例,它是由許許多多不同內涵、風格、專長的大大小小出版社構成的「內容產業」集合體,彼此各擅勝場,互領風騷,長短相濟,競合依存。有偏重於本土創製的,有長於引進國外作品的,有兼容並蓄的……,因此,書市得以百花齊放,絢爛奪目。 在這片大好形勢中(壹),「自製」(編輯主導﹔本土創製)與「非自製」(國外引進;他製)是難以切割分述,猶如人的雙腿:用單脚跳,能跳多遠?學會了雙脚走,才能追、趕、跑、跳、蹦,對不? 我們若冷靜檢視市場,即可發現「非自製」的翻譯書種,其市佔率即使不是最大也常是書市寵兒。出版社為了快速厚植實力,最便捷的方法,便是從國外橫向移植暢銷書和大師作品,當前美、英、法、德、日、韓……等國各類讀物大舉入據書市,不是毫無緣由的。 但若再往內深思,在「非自製」領域裡,雖然選擇極多,可是你的第一選擇,往往也是別人的第一選擇;你不惜成本,別人也一樣(甚至比你更敢、更狠)。互競的結果,必然走上競價比賽的不歸路,「授權金」水漲船高,墊高了成本,徒增經營壓力。 另一方面,危機常發生在橫向移植成為慣性依賴時(可怕啊!),一旦搶輸別人或搶到的作品褪了流行,一時又找不到替代品時,迅即失去競爭力與市場,這便是跟隨者的宿命。 更要緊的是長期「買」版權却沒能力「賣」版權,文化資產的失衡狀態該不該省思?有些學科我們是落後國,但難道真找不到能形成自己優勢的著力點?日本和韓國是怎麽做到的?他們文化產業的輸出產值,這些年可是成長,我們呢?──找對書,獲益可觀,但命脈却繫於外在,分食的是國內消費者的錢。請想想,一套英國出版的《哈利波特》,它在華文市場的收益是個天文數字,出版者必須與授權者分享利益。 走出去──將舞台搬到全世界,可使利潤極大化。台灣出版曾出現過「蔡志忠旋風」,他的作品近30種,翻譯成19種語文,行銷31國,全球總銷量高達3,000萬本*1,作者版稅收入令人咋舌;幾米的繪本也敲開世界書市之門,橫跨電影與動漫,締造出讓人羨慕的佳績。最近,姜戎的《狼圖騰》英譯本在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同步發行,電影版權也早由國外電影公司購得。這種成就,只有「自製產品」才能拓展最大邊際效應,這也是編輯人的大夢。所以,寫這封信的目的在重新檢視一些基本認知,我承認自己的看法難免偏頗,只希望經由經驗反芻與省思,請讀友自行決定今後的發展方向。 在實作領域裡,「自製」是個含混、有待釐清的概念。立足點不同,切入角度殊異,答案就大不同。有了這層理解,即可試著解答: ──對編輯而言,自製意謂著什麼? ──對出版社而言,自製又意謂著什麼? ──對出版界或整個華文「文化創意產業」而言,自製的意涵可豐饒如海了。 先試著剝開第一層。 自製,最素樸的解釋,就是「自己動手做」。但,做為編輯不可能事事親為到連要出的書都自己寫(台灣曾有一段時間流行作家自己成立出版社,只出版自己的著作),因而,編輯究竟「該」做什麼,答案就因人而異了。 從「自製」角度看,除了最不可能的「自己寫」之外,著眼於本土作品成了不二之選。有一種說法是:編輯嘛,主要任務是爭取到國人各領域中最具代表性、最知名、最有市場價值的作品,將作者交來的稿子,以專業能力將它做最好的呈現,獻給讀者,任何逾越這條界線的作為,都失了應守的分寸,──這是「自製」。 另一種說法是,編輯應該擁有較大的彈性,他可以是個「發掘者」(篩選器),尋覓有潛力的、尚未成名的作者和作品,用心經營──這是「自製」。 更積極的說法是,編輯不僅僅是消極的從事作品篩選,除了「發現佳作」帶來的喜悅之外,他在實務經驗長期薰陶下,很可能形成一套理念,敏銳地嗅出有利基市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