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寅老师关于结构设计相关问题与网上问答4.doc

朱炳寅老师关于结构设计相关问题与网上问答4.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朱炳寅老师关于结构设计相关问题与网上问答4

问: 高规的体积配箍率 7.2.16条中fc应该不考虑大于等于C35吧,如C30就按C30取 ,而6.4.7应该考虑如C30就按C35取fc.是这样的吗? 答: 对,墙不用考虑而柱应考虑。 问: 大题:某18层一般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局部梁柱配筋如题图所示。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采用C30,钢筋采用HRB335及HRB235。 假定该建筑物建在IV类场地上,其角柱纵筋的配置如图。试问,下列在柱中配置的纵向钢筋面积,其中( )项最为接近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A. 10Φ14 B.10Φ16 C.10Φ18 D.10Φ20 杨伟军的解答是:按《抗规》最小配筋率为1.1%(注意IV类的调整),又由6.3.9.5条角柱地震作用组合产生偏心受拉时,纵筋面积增大25%,故选D. 我觉得题中未提偏心受拉,则不考虑,柱截面350X500。 答:我想你说得对,因为角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下不一定会产生偏心受拉,应该是条件不全,不过作为一种特殊情况下的思考,对拓展思路还是有益的。 问: 砼规10.6.3规定叠合构件正弯矩区段M=M1G+M2G+M2Q,负弯矩区段M=M2G+M2Q,当预制构件为简支,叠合构件为连续时(假设荷载均为均布荷载)M1G+M2G+M2Q是否应按下式计算: 正弯矩区段M1G=q1*L*L/8、M2G=q2*L*L/24、M2Q=q3*L*L/24 负弯矩区段 M2G=q2*L*L/12、M2Q=q3*L*L/12 为什么负弯矩不考虑M1G的作用 答:这是由叠合板的特殊施工工艺和受力特点所决定的,产生M1G的荷载为预制梁、板及叠合板自重,由于特殊的施工工艺决定其重量直接由简支的预制构件(中间无支撑)承担,因此不产生支座负弯矩。当采用有支撑预制构件时,则应考虑其产生的支座负弯矩。 建议参考我和陈总编写的《建筑结构设计新规范综合应用手册》第146页相关图表,相信对理解规范的规定有益处。 问: 我想问一下抗震等级是根据抗震措施确定还是根据抗震构造措施确定的啊?因为同一建筑里有不同的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有什么区别啊?地震作用是用于计算地震力的,是吗? 答: 1.抗震措施和构造措施的区别,可仔细阅读抗震规范第2.1.9和第2.1.10条,相关的解释可看我编写的《图解手册》第43页; 2.地震作用是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地震作用计算的内容见抗震规范第5.1~5.3节; 3.应该说抗震等级分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和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两部分(请注意,抗震规范第6.1.2条规定的是“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正如我在《图解手册》第136页所说的那样,这条规定也是不完整的),对于进行抗震规范第6.2节规定的计算时应按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确定,对于进行抗震规范第6.3~6.5节规定的设计时应按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确定。但对于绝大部分的建筑,其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是一致的。 问: 抗浮计算中,规范里没有明确的要求,各地有些不同的规定,主要是安全系数不同,有1.05有1.20有1.15,而且根据施工实际,水池,地下室,地坑应该也会有所不同。您觉得该如何考虑这些系数呢? 答:规范对抗浮验算有原则规定,如“荷载规范”第3.2.5条,但各地做法各不相同,比较通行的做法是:漂浮效应计算时,水浮力的荷载分项系数取1.0;抗浮抗力验算时,只考虑永久荷载(不考虑活荷载对抗浮的有利影响),其分项系数取0.9。效应不大于抗力即可。 注意:对特殊结构当规范有规定时,应按专门规范要求验算,如:砌体结构的整体抗浮(见砌体规范第4.1.6条)、室外地下水池的抗浮验算(见《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8:2002)等。 问: 但是抗震措施是包括抗震构造措施的啊,以前的考题告诉你是一类场地或三,四类场地的0.15g\0.3g.的抗震等级好象是按抗震构造措施确定的。这些的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就不同啊。 还有个问题就是基础规范第8.5.17-1公式里的,当aoxho时 aox在算冲跨比应该是ho,而公式8.5.17-1我也觉得aoxho时,aox也应该取ho。可是书上的题目怎么都取aox啊?那冲切角不是小于45度了。好象不对啊? 答: 按抗震措施确定的抗震等级只用在抗震措施规定的计算中,而按构造措施确定的抗震等级只用在构造措施规定的设计中,应该就是这样。 关于地基问题,你的疑问是有道理的,应该验算在45度角范围内的承台冲切。 问: 挡土墙坡高大于 5米时,地下水压力和表面荷载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也考虑增大系数1.1吗?可不可以这样:水不应该考虑的,表面荷载考虑。坡高是指挡土墙顶到地面的距离吗? 答:考虑土压力的增大系数,主要是高大挡土结构采用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