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83王恩田:邲其三卣真伪辨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其三卣真伪辨
王恩田
其三卣指二祀其卣、四祀其卣和六祀其卣。六祀其卣的器主应是隻子二字合文,宜改称隻子卣。其三卣的真伪是青铜器和金文研究中几十年来存有争议的一桩疑案,有必要通过讨论弄清是非曲直。鉴于以往曾有其三卣都是假的,和二祀卣、四祀卣是伪器的说法。有必要对本文标题的含义加以说明。本文所说的“真”,是指六祀卣的器物是真的(图一),铭文也是真的(图二)。二祀卣的器物是真的(图三),器盖对铭的“亚獏父丁”的铭文也是真的(图四),而二祀卣外底的长篇铭文是伪刻的(图五)。四祀卣的器物是真的(图六),而该卣的器和盖(图七),以及外底的三篇铭文都是假的(图八)。此外,字所从的必,像没有戈头的戈柄,即柲的本字。而弋则是《说文》训为“橛”的本字。不宜混淆。又,字从人跪坐形,不从邑。除引文外,本文一律书作“”。
一 问题的提出
1945年秋,张政烺先生在郭沫若处见到其三卣的摹本,认为:“六祀卣字体清秀,文义明白,看不出毛病。二祀、四祀两卣字体恶劣,文义不通,我认为是假的。”
1946年2月初,张先生到北平,结识了著录二祀卣的《邺中片羽三集》(1942年)作者,通古斋古董商黄濬(伯川)。黄说:“这卣初到北平,我曾见过,一堆碎片,确实没有长篇铭文。这篇铭文不知是从哪里来的。”经反复追问修复者是谁,黄说是与于省吾熟悉的古董商陈鑑塘。
1946年8月,经赵万里介绍,傅斯年、李济和张先生到四祀卣的收藏者张效彬处去看实物。张先生说:“一般的卣,底是圆的,从内看微凹,从外看微凸,外加圈足,二祀卣即如此。四祀卣是平的,上有长铭,圈足不够深,所以我疑心是铸了一片伪铭贴上去的。”
1956年8月,故宫博物院召开青铜器鉴定会,邀请的专家有徐森玉、王献唐、于省吾、容庚、商承祚、陈梦家、张政烺。院内出席的是唐兰、罗福颐。张先生说:“四祀卣搬来后无人说假,只有我不相信是真的。……我把卣底向上,泼过酒精,用棉花擦洗,贴上的锈全部去光了。铜色是新的,没有腐蚀的痕迹,字口和商代铸铭全不一样,怎么会是真的呢?”
六祀卣
二祀卣
四祀卣
高去寻赞成张先生的意见,李学勤也赞成张先生的意见,他在《评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一文中说:“《综述》引用了一些假材料而未能识别。……在铜器方面,如多次引用的其三卣,即是假的,张政烺先生曾予指出。现在我们把四祀卣拓本附印于后(插图),其字迹的不堪是很明白的。”应该加以说明的是张政烺先生只是说二祀卣、四祀卣的底外铭文是假的,并不认为“其三卣,即是假的”。
曾几何时,风向突变。曾认为四祀卣“字迹不堪”的李学勤先生,于1984年11月发表文章,转而认为“目前只有一件器物是明确证据,堪称帝辛时的标准器,这就是四祀其卣。……四祀其卣是我们探索帝辛时期青铜器特点的一个下手处。这件卣虽然不是发掘品,其铭文中‘文武帝乙’一词已有周原卜甲可资印证,真实可据殊无疑义。”此后,1988年出版的马承源主编的文化部文物局文物教材《中国青铜器》。即收录了“四祀其壶”和“二祀其卣”。1984~1994年陆续出版的《殷周金文集成》收录了二祀其卣(《集成》5412)四祀其卣(《集成》5413)和六祀卣(《集成》5414)的拓本。1999年,故宫博物院发表了二祀卣和四祀卣的X射线检测分析报告,结论是“上述两卣的底部与圈足是完整的,铭文是在原底上,看不出作伪的迹象。”同年9月,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故宫博物院编《故宫青铜器》一书中发表了其三卣的彩色图版和铭文拓本。其中六祀卣只发表了器铭。该书的前言中说:“三件其卣……曾有的学者怀疑其中二祀、四祀卣为伪器,我院曾在《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4期组织专家笔谈讨论,并在1999年1期上公布了本院所作X射线检测报告。却除怀疑,肯定了它们的历史价值。”2009年12月出版的王文昶编著的《青铜辨伪三百例》(原名《故宫青铜器辨伪》,曾改名《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辨伪》)并没有把其二祀卣列入“伪字器”,也没有把四祀卣列入拼凑器。而且还把四祀卣的伪铭作为本书下册封底的图版。
周原卜甲的“文武帝乙”,是否可以证明四祀其卣“堪称帝辛时的标准器”,“二祀卣和四祀卣X射线检测分析报告”是否可以“却除怀疑”,证明四祀卣“的底部与圈足是完整的,铭文是在原底上,看不出作伪的迹象”。需要讨论。
第一,从来没有人怀疑“二祀、四祀卣为伪器”。张政烺先生曾怀疑二祀卣底外长篇铭文是伪刻,四祀卣的底是铸了一块铭文贴上去的。而且1956年8月,故宫博物院邀请全国专家对院藏铜器鉴定会上,张政烺擦去了四祀卣底上的假锈后,露出了新铜色,证明了张先生的怀疑是对的。因此,所谓有的学者怀疑“二祀、四祀卣为伪器”说,是无中生有的指控。
第二,既然张政烺先生认为四祀卣的平底是“铸了一片伪铭贴上去的”,使用X射线检测,理应检测其腹部与圈足的连接处,为什么却检测四祀卣的“侧面”?岂不是“偷梁换柱”弄虚作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164释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doc
- 331 词语的空缺.ppt
- 204养蚕经验交流会.ppt
- 1012 新闻写作与采访.ppt
- 1251赵成杰:高步瀛《古文辞类纂笺·诸家事迹考略》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 .doc
- 0716《王国维跋<雪堂藏器拓本>》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doc
- ⑴复述那树的生命历程.ppt
- 2005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题(答案).doc
- 2005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共25题,满分120 .doc
- 1214认识营养标示及外食技巧.ppt
- 2008—2009第二学期 - 北京四中.doc
- 2007年第3季 - 飞行安全基金会.doc
- 2009 meme觅空间展演申请表 -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doc
- 2008年清华附中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北京.doc
- 2008校庆运动会 - 华南理工大学.doc
- 2007年静思语教学活动设计~生命教育教案(国中组).doc
- 2011浦东新区初三基础练习卷(语文)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 .doc
- 2011-1027 关超然david cy kwan 中国医药大学.ppt
- 2013级基础法学论文题目 - 哈尔滨理工大学.doc
-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点评 - 武汉市艺术学校.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