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视野下的中日东海海域划界问题及解决前景丁长成(10法硕).docVIP

国际法视野下的中日东海海域划界问题及解决前景丁长成(10法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法视野下的中日东海海域划界问题及解决前景丁长成(10法硕)

国际法视野下的中日东海海域划界问题及解决前景 丁 长 成 (苏州大学法学院10级法硕,20094211188) [摘要] 中日东海海域划界争议已经数年。因发现重要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使得双方都不愿有丝毫懈怠,中国做出了较多的让步但已经到达国家利益的底线,双方都在寻求国际法上的划界依据支持,双方的主要国际法上的依据分歧在于是按照“公平原则”依“自然延伸”标准划界,还是依“等距离”标准按“中间线”方法划界。双方分歧中不容忽视的两个焦点问题就是冲绳海槽在划界中的效力以及钓鱼岛的归属及其划界效力。本文将浅议双方的国际法划界观点和问题焦点,并在举出当今国际法学者提出的一些划界解决建议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观点:在坚持国家主权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谈判与协商的政治方法和司法方法来处理东海海域划界争端。而目前通说最为可行的方法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笔者认为坚持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的国家主权不能动摇,资源的共享可以寻求共同开发的途径。 [关键词]公平原则; 自然延伸; 等距离中间线;冲绳海槽;琉球国;偶然断裂;东海争端解决。 21世纪的当今世界,能源的占有对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中日两国更是如此,中日两国都依赖石油进口,自众所周知的“埃默里报告”的提出东海大陆架盆地被发现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钓鱼岛附近富含油气资源,可能是第二个中东。这使得资源极度贫乏的日本非常紧张,由此正式拉开中日两国在东海海域划界问题上的争议。笔者试图从中日东海海域划界争端的起因入手,分析两国的主要理论依据分歧和焦点问题,并寻求较为可行的解决办法。 一、东海概况及中日东海争端的起因 (一)东海概况 东海是中国大陆东岸与太平洋之间的一个半封闭海。东接日本的九州和琉球,北面濒临韩国的济州岛和黄海,南与南海相通,是一片由中、日、韩三国领土环绕的半封闭海域。其东西宽260-520公里,总面积752000平方公里,中日东海间最宽处为360海里[1]。东海大陆架东西宽300至500公里,南北长在1000公里以上,总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整个东海海床由大陆架构成,它是中国大陆领土的自然延伸,同中国大陆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整个大陆架连续性非常明显。从陆架外缘的转折处再向外倾斜,坡度急剧增大,开始进入冲绳海槽西侧的陆架斜坡,地形呈阶梯状下降。冲绳海槽深度达2900米,从而割断了与日本大陆架的连接,冲绳海槽成了中国大陆架与日本大陆架自然的分界。 钓鱼岛位于东海海域,在福建省的正东,台湾省的东北,是我国最东端的岛屿。钓鱼岛距中国福建省东山岛约190海里,距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0海里,距琉球群岛的与那国岛约78海里。除主岛钓鱼岛外,还散布着一些岛礁,陆地面积共计6.5平方公里。钓鱼岛周边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闽台渔民的重要渔场。 (二)中日东海争端的起因 20世纪60年代,在联合国远东经济委员会的赞助下,以美国地质学家埃默里为首组成了一支包括中、美、日、韩四国12位专家的考察团。考察团在东海和黄海进行了为期6周的勘测,提交了相关技术报告,简称埃默里报告。报告中称:东海大陆架可望成为世界上油气储藏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2]。同时,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中国东海大陆架,尤其是钓鱼岛附近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3]。这一消息引起了东海周边国家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资源极度匮乏的日本。1974年,日本未经中国同意,擅自与韩国签订了《日韩东海大陆架共同开发协定》,其所划定的共同区域包括中国主张的一部分大陆架。1983年,日本开始单方对本国大陆架的地形、地质和资源情况进行各个方面的调查,为东海划线做准备。这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海洋权益,两国东海争端的序幕由此拉开。2004年,当中国在东海大陆架上设立的位于“平湖”油气田东侧的“春晓”油气田开始进入实质性开采阶段时,中日东海油气争端再一次激化。日本经济大臣中川昭一在2004年的东盟与中日韩三国能源部长会议上指责中国在东海建设的“春晓”天然气项目侵犯了日本海洋权利,并威胁要采取对抗行动[4]。实际上,中国已经考虑到了争端,已经做出了让步,只是在日本单方面划定的所谓的“中间线”的中方一侧进行了石油开采。由于中日两国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大陆架的划分方法存在严重分歧,双方在东海海底资源的主权问题上又互不相让,这使得东海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二、中日东海争端的理论分歧、焦点问题及分析 (一)中日东海争端的理论分歧及主张 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曾对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第76条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公约》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块海域,其宽度自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