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文艺成就
蘇軾文藝成就
●散文
1. 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柳宗元、歐陽脩、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2.〈文說〉「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所可知者,當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
3. 與歐陽修並稱「歐蘇」
4. 與韓愈齊名,人稱「韓潮蘇海」(宋李涂《文章精義》:「韓文如海,柳文如泉,歐文如瀾,蘇文如潮。」
5.作品:教戰守策、留侯論、韓文公廟碑
●詩:北宋四大家之一,與「歐陽修、王安石、黃庭堅」並稱。擅長於寫景中寄寓人生體悟。
●詞
1. 蘇軾於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杭州通判時開始填詞,時36歲
2. 以詩為詞,打破「詩莊詞媚」的框架
3. 詞牌下有小注,為詞的題目,稱「子題」,為詞作真正的題目。
4. 擴大詞的書寫範圍(內容):詠史、田園
5. 開豪放詞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散文賦:前〈赤壁賦〉、後〈赤壁賦〉
●書畫:
1. 書法:取法唐顏真卿,並獨創一格,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代四大書法家」。
2. 傳世名作:〈黃州寒食詩卷〉3. 繪畫:畫竹、石,以文同為師,並稱「文蘇」。例:〈枯木怪石圖〉
●對其他人的評論:
?1. 評陶潛:「質而實綺,瞿而實腴。」
?2. 評王維:「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
?3. 評韓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潮州韓文公廟碑〉
?4. 評元稹、白居易:「元輕白俗。」
?5. 評孟郊、賈島:「郊寒島瘦。」
?6. 評錢公輔:「帶規矩而蹈繩墨,佩芝蘭而服明月。」
?7. 評歐陽修:「論大道似韓愈,記事似司馬遷,論事似陸贄,詩賦似李白。」
?8. 評蘇轍:「子由之文,辭理精確,有不及吾;而體氣高妙,吾所不及。」
?9. 評己:「文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 ●佳作欣賞:
1.〈和子由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雪泥鴻爪鴻雁踏過雪泥遺留的爪痕比喻往事所遺留的痕跡古時常以鴻雁傳信,故用以代表音信州。(蘇軾自題畫像)
這是蘇東坡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從海南流放回來時拖著病體面對自己的一幅畫像所吟的詩句 後人歌詠:
1.五年間謫宦棲遲,試較量惠州麥飯,儋耳蠻花,哪得此清幽山水;三蘇中天才獨絕,若尚論東坡八詩,赤壁兩賦,還是公遊戲文章。(張之洞黃州蘇東坡祠)
2.東坡詞頗似老杜詩,以其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信。
3.明月浩無邊,安排鐵板銅琶,我欲唱大江東去;春風睡正美,迢遞珠崖瓊島,更誰憐鶴鴻難飛。? (黃州蘇東坡祠聯)?
4.萃父子兄弟於一堂,讜論忠規,總以愛君為本。侔董賈揚班之巨制,行雲流水,初無定質成文。
5.千古華堂奉君子,北客幾人謫南海;此間風物屬詩人,東坡到處是西湖。(惠州蘇東坡祠)
6.老龍起深夜,來聽洞簫聲;酒盡客亦醉,滿江空月明。
7.嘆坡仙奎宿煌煌,俊賞蘇杭,談天瓊黃,月冷烏臺,風清赤壁,榮辱皆忘。
8.再閏黃州正坐詩,詩因遷謫更瑰奇;讀公赤壁詞並賦,如見周郎破賊時。
9.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四川眉州三蘇祠)
10.宦跡渺難尋,只恃得三傑一門,前無古,後無今,器識文章,浩浩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屬,任憑他千磨百煉,揚不清,沈不濁,父子兄弟,依然風雨貢名山。(楊慶遠題三蘇祠)
蘇軾赤壁賦
真跡收藏地: 台北故宮博物院
.tw/sung/html/obw/t2_1_a09.htm 書 寫 時 間: 元豐六年(1083) 書 寫 原 因: 應傅欽之之請而寫 書 寫 形 式: 卷軸 贈 與 對 象: 傅欽之(1022-1091) 賞 ??????????析: 〈赤壁賦卷〉前段四行殘缺,由明文徵明(1470-1559)補三十六字(赤壁賦……誦明月之詩)。原帖現存六十三行,五百七十二字。
烏臺詩案之後,蘇軾恐小人無端生事,故所做詩文,皆不輕易示人,以免再遭致禍害,然而傅欽之誠心相求,蘇軾不忍拒之,又恐其不慎,故再三叮嚀。元豐六年(1083)蘇軾再次抄寫此文時,作為酬贈之用,文章可能有外流之顧慮,故其書寫時態度謹慎小心,行筆多用圓筆,行列勻齊,首尾通篇圓潤一致,呈現雍容典雅之風格。
然而,蘇軾在抄寫詩文時,心情會隨著文意不自覺地起伏、變化,因此蘇軾寫到「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而吾與子之所共食」一段,心情隨文意豁然開朗,整段中有十一個「之」字,前十個「之」字的最後一筆以平捺收筆,由「得意乃徐出」的捺筆中顯示出瀟灑之個性,且此段中「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三句共十六字,除了「之」字外,「聲、遇、取」三字也用平捺或斜捺收筆,十六字中捺筆的有六字均用出鋒,全然不避諱捺筆同時出現時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