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检索与利用》综合检索实习报告 姓名:李满婷 学号:201311140115 班级:2013级1班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目录一、课题确定过程………………………………………………41、确定检索物种 ………………………………………………42、中图分类号查询 ……………………………………………6二、具体检索(检索工具)(一)、查中文图书信息………………………………………81、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目录 ……………………………82、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93、超星图书馆(远程)………………………………………124、读秀学术-中文图书…………………………………………135、资源统一检索平台(百链搜索)…………………………15(二)、查国内期刊论文………………………………………161、中国知网…………………………………………………… 172、万方数据…………………………………………………… 183、重庆维普…………………………………………………… 194、读秀学术搜索……………………………………………… 21学位论文…………………………………………………23A、中国知网…………………………………………………… 231、中国优秀学硕士论文……………………………………… 232、中国优秀学博士论文……………………………………… 24B、万方数据…………………………………………………… 26会议论文…………………………………………………27万方数据……………………………………………………27读秀学术……………………………………………………29中国知网……………………………………………………31英语文献……………………………………………… 33CALIS外文期刊网…………………………………………33EBSCO数据库………………………………………………35三、搜索引擎(百度) ………………………………………37四、专利数据库 ………………………………………………39五、总结、结语 ………………………………………………44课题名称 红豆杉的生物学研究红豆杉的分类地位 1、科学分类: 植物界 裸子植物门 松杉纲 红豆杉目 红豆杉科 红豆杉族 红豆杉属 红豆杉种2、学名:中文学名:红豆杉拉丁学名:Taxus chinensis?(Pilger) Rehd.3、别名:卷柏(峨眉)、扁柏(宝兴)、红豆树(宣恩)、观音杉4、形态特征: 红豆杉是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60-100厘米;树皮灰褐色、红褐色或暗褐色,裂成条片脱落;大枝开展,一年生枝绿色或淡黄绿色,秋季变成绿黄色或淡红褐色,二、三年生枝黄褐色、淡红褐色或灰褐色;冬芽黄褐色、淡褐色或红褐色,有光泽,芽鳞三角状卵形,背部无脊或有纵脊,脱落或少数宿存于小枝的基部。 叶排列成两列,条形,微弯或较直,长1-3(多为1.5-2.2)厘米,宽2-4(多为3)毫米,上部微渐窄,先端常微急尖,稀急尖或渐尖,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黄绿色,有两条气孔带,中脉带上有密生均匀而微小的圆形角质乳头状突起点,常与气孔带同色,稀色较浅。雄球花淡黄色,雄蕊8-14枚,花药4-8(多为5-6)。种子生于杯状红色肉质的假种皮中,间或生于近膜质盘状的种托(即未发育成肉质假种皮的珠托)之上,常呈卵圆形,上部渐窄,稀倒卵状,长5-7毫米,径3.5-5毫米,微扁或圆,上部常具二钝棱脊,稀上部三角状具三条钝脊,先端有突起的短钝尖头,种脐近圆形或宽椭圆形,稀三角状圆形。5、生长习性红豆杉在中国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具有喜荫、耐旱、抗寒的特点,要求土壤pH值在5.5-7.0。生境性耐阴,密林下亦能生长,多年生,不成林。多见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生于山顶多石或瘠薄的土壤上,多呈灌木状。多散生于阴坡或半阴坡的湿润、肥沃的针阔混交林下。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可耐零下30℃以下的低温,抗寒性强,最适温度20-25℃,属阴性树种。喜湿润但怕涝,适于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种植。??红豆杉雌雄异株、异花授粉、植株间隔,导致授精受阻、种子数量减少。种子当年成熟,假种皮厚,自然条件下需两冬一夏才能萌芽。虽然偶有天然更新苗,但大多数种子休眠期内己腐烂或干燥失水失去活力。幼苗长势慢、抗逆性差、成活率低,决定了野生红豆杉资源分散性、有限性及发展难度,这也是红豆杉稀有濒危的客观原因所在。 6、分布范围分布区地跨暖温带至中亚热带南部,垂直分布多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喜夏凉冬寒气候,北部的年平均汽温为10-12℃,最冷月平均汽温为1-3℃,极端最低气温为-15℃;最南部的年平均气温为14-16℃,最冷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