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天性心病患儿的护理
先 天 性 心 脏 病 儿科:杜娟2014年12月12日 责任护士介绍患儿病情 患儿于2013年03年27日15时无明显诱因发热、测体温39℃,就医社区卫生服务站给予头孢克圬1袋,布洛芬混悬液3ML口服,效果不佳,24小时发热加重、测体温40℃,就医新疆医学院,查血常规:WBC6.9*10/LN 45.3% L37.4%,给予头孢西丁0.4g2/日、热毒宁5ml1/日静点,治序2日,发热无减轻。28日下午测体温乃40℃,就医儿童医院第一分院,给予镇静剂肌注。为进一步检查及治疗,今来住院就医,门诊以“上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收入我科。 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为活产婴儿的5‰~8‰,早产儿发病率更高,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流行病学资料 病 因 内在因素: 遗传,特别是染色体易位与畸变 外在因素: 1、宫内感染如风疹、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柯萨奇等病毒感染 2、孕妇接受腹腔和盆腔 3、孕妇患代谢疾病,糖尿病、高钙血 4、服用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抗肿瘤药、甲糖灵 5、患过能造成宫内缺氧的疾病 临床表现 先心病的症状与疾病的种类、病变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常见的症状有心悸、气急、咳嗽、咯血、胸痛、容易疲劳、头痛、头晕、昏厥、紫绀、蹲距和浮肿等,婴儿病人还有吞咽困难、喂养不良、体重不增、呕吐、易出汗、易患呼吸道感染等。 治 疗 病因治疗 对病因已明确的患者,积极治疗病因可收到良好效果。 解剖病变的治疗 用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可纠正病理解剖改变,目前大多数先心病可用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根治。 病理生理的治疗 对目前尚无法或难于根治的心血管病,主要是纠正其病理变化。 康复治疗 根据患者的心脏病变、年龄、体力等情况,采用动静结合的办法,在恢复期尽早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对改善心脏功能,促进身体健康有良好的作用。在康复治疗中要注意心理康复,解除思想顾虑,加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恢复工作或学习后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化。 以根治手术治疗为主 治疗 返回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与组织缺氧及喂养困难有关 营养失调 与缺氧及循环血量减少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心衰、脑缺氧发作、脑血栓 潜在并发症 与担心手术及患儿状况差有关 焦虑 返回 (一)活动的管理 1.评估患儿活动耐力 活动前:测量生命体征。 活动时:密切观察其有无缺氧的表现。 活动后:立即测量生命体征。 休息3分钟:再测量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恢复到活动前水平,脉率增快不超过6次/分,则说明活动适度。 【护理措施】 2.依据评估结果制订适合患儿活动量的生活制度。每日测量心率或脉搏2-4次,每次不少于1分钟。 3.法洛四联症患儿出现蹲踞时不要强行拉起,应让患儿自然蹲踞和起立。 【护理措施】 (二)满足营养、合理喂养 1.保证营养供给 提供高蛋白、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及适量的蔬菜类粗纤维食品,以保证大便通畅。 有水肿时应采用低盐或无盐饮食。 【护理措施】 2.正确喂养 喂养困难,因为吸允时可出现气促、青紫、大汗淋漓而被迫停歇 喂哺时应抱起,取斜抱位间歇喂乳。喂哺要细心、耐心,每次喂乳时间可适当延长,乳头孔可稍大。 【护理措施】 亦可采用滴管哺养,必要时可在喂哺前先吸氧。喂哺应少量多餐。 喂乳后取右侧卧位,以免呕吐窒息。 【护理措施】 (三)预防感染 与其他感染性疾病患儿隔离。 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随时增减衣服。 做小手术(如拨牙、扁桃体切除术)时,应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护理措施】 除严重心力衰竭外,均应按时接受预防接种。 仔细观察患儿口腔黏膜、皮肤有无充血及破损,每日做口腔护理2次。 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治疗。 【护理措施】 (四)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1.预防心力衰竭 并发肺炎的患儿宜取半卧位休息。 保持病室和患儿安静,避免哭闹。 【护理措施】 严格控制输液量和速度 (每小时<5ml/㎏)。 密切观察病情,若出现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应立即吸氧,报告医生,并按心力衰竭护理。 【护理措施】 2.预防急性脑缺氧发作 严格活动管理,防止活动过度。 观察患儿在啼哭、活动后、喂哺及排便时有无因青紫或呼吸困难加重而发生突然昏迷、惊厥等脑缺氧表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