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堂实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让我们先温一温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屏显:江雪 柳宗元 千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
师:这首诗里主要刻画了一个人物形象,那就是——
生:蓑笠翁。
师:这个人真是与众不同啊,你说他独特在何处?
生:他在冰天雪地里独自到寒江上垂钓。
师:独特的行径里让我们看出他独特的性格,请用一个词形容他的性格——
生:清高自傲。
师:这个老翁,我们不知他自何方,也不知他有过什么特别的经历,我们只是从他那特立独行中感觉出他是一个清高孤傲之人。无独有偶,相隔八九百年后,那是明未清初之时,有一个人叫张岱,他的身上就有这个蓑笠翁的影子。张岱是何许人也?他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请大家看屏示。(屏显:张岱(1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家公子,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明朝灭亡后避迹居,贫困不堪,常至断炊。著书以终,自言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师:请咱们班的语代表读一读。(语代表读屏示内容,师提醒:蠹dù)
师: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张岱的人生经历,由于朝代更迭,张岱少年富贵奢华,晚年贫困不堪,这样的大起大落,是很容易让人性情大变的,也很容易让人逃避现实,梦回往昔的。而事实上,张岱确实也是“入著书以终”。在隐居期间,张岱写了一篇游记叫《湖心亭看雪》,字里行间流露着别样的情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张岱的内心世界,领略其中的韵味。(板书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师:昨天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我们先做一些练习,看大家自学得怎样(屏显:请同学们做一做这些练习。
1、注两个字音:
是日更定( ) 强饮三大白( )
2、划两句节奏:
湖 中 人 鸟 声 俱 绝。
一 童 子 烧 酒 炉 正 沸。
3、译两个句子 :
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在学生的个别答、齐答声里完成练习。)
三、自读,理清思路
师:这是一篇小品中的名篇,好是要多读的。咱们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这篇,看他读得是否正确。(抽一生读,读后点评)
师:接下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读上两三遍,要求把字音读准,节奏读正确。力争把读通顺。(生读)
师:听听我们的齐奏。(学生齐读)
师:这是一篇游记,游记一定会交待时间、地点、人物这些要素,这篇里有吗?一起说,时间——
生:崇祯五年十二月
师:说具体些。
生:是日更定矣。
师:“是”什么意思?
生:这。
师:这天初更定后,那”这”具体指的是哪一天呢?
生:大雪三日。
师:完整地说——
生: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是日更定。
师:地点——
生:西湖
师:整个湖?
生:湖心亭。
师:哪一句话里写着?
生:余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完整地说是——
生:西湖上的湖心亭。
师:人物——
生:余(这里就是张岱)
师:游记一般会按游踪写,请找一找中提示游踪的词语。
生:独往湖心亭,到亭上,及下船。
四、探幽索微,触摸张岱内心
师:中有写景,有叙事。景里显情怀,事中见人性。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浏览一遍,然后用一个字评论张岱。
生:痴。(师板书:痴)
师:痴是什么意思?
生:痴迷于某一事情。
生:还可以理解为与众不同。
师:看看张岱的痴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张岱在“大雪三日后,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去看雪。
师:“人鸟声俱绝”说明什么?
生:天寒地冻,人待在家里,鸟躲在巢里。
师:张岱在天寒地冻时去看雪还罢了,他还偏偏挑在——
生:晚上。
师:挑在晚上也还罢了,他还——
生: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这就是“一痴”了。(板书:夜里独往)真是又一个蓑笠翁啊!
师:还有“二痴”吗?
生:我发现张贷所描写的雪景也很独特。
师:雪景如何?
生:“雾淞沆砀,天与云与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这是“余”在湖心亭上看到的雪景,请翻译这两个句子。
生: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与水,上下全白了。湖上的影子,只看到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里面的两三个人罢了。
师:请赏析这两个句子。
生:前一句让人感到整个世界白茫茫一片,后一句让人感到长堤啊,湖心亭啊,小舟啊,小舟里面的人啊,是那么的渺小。
师:前一句言其大,我能理解,后一句言其小,请你说得再详细一些。
生:先看量词:痕、点、芥、粒,都是很小的,而且是越越小,甚至有点儿微不足道了。
师:谁微不足道了?
生: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