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12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12
八年级物理《 声现象 》教案
科目
物理
题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时安排
1
型
执 教 者
班级
八(1、6)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教学用具
音叉、鼓、闹钟、真空罩等。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教
学
过
程
组织教学:(略)
新教学:题: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生阅读本——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入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扩展:录制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2)、实验14页图1—4示: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学生活动: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 (1)、看1页的表格内容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
学生活动: 进行一些振动发声实验,讨论声音产生的共同特征。 观察本、录像里的发声现象,思考声音产生的原因。
学生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s。
4、回声:声音的反射。原声与回声的时间差要gt;01秒。
学生活动:对着远处的高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听不回声?本小结:略。
作业布置:P16:第题。
八年级物理《 声现象 》教案
科目
物理
题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时安排
1
型
执 教 者
班级
八(1、6)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道人耳的构造。
2、知道声音在人耳的传播过程。
3、了解“双耳效应”,能分析一些有关的声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教学用具
音叉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教
学
过
程
组织教学:(略)
新教学:题: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一、前提测评: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
3、声音在 、 体中比 体中传播的快。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二、导学达标:
引入题:直接给出问题,引入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在学生了解耳朵的结构的基础上,解释耳朵听到声音的过程。
2、利用骨传导听到声音
电视节目中的《千手观音》就是利用骨传声
学生活动:讨论双耳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活动: 1.通过看书,了解人耳的结构。 2.进行一些有趣的实验去体验骨传导。 例咬住音叉,把耳朵捂住,敲击音叉,是否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
本小结:略。 作业布置:P16:第4题。
八年级物理《 声现象 》教案
科目
物理
题
声音的特性
时安排
1
型
执 教 者
班级
八(1、6)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
3、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教学用具
钢尺、音叉。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教
学
过
程
组织教学:(略)
新教学:题:声音的特征
一、前提测评: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
3、声音在 、 体中比 体中传播的快。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二、导学达标:
引入题:为什么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1、音调:声音的高低。
试验:研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结果: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结论:(1)、频率: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2、响度:声音的强弱。
试验:研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结果: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结论:(1)、响度与振幅有关。
(2)、用dB表示声音的强度。
学生阅读材料:了解一些环境的响度。
3、音色:声音的另一个特征。音色表示什么?它与材料、结构有关。
本小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材设计.doc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2014新苏教版).doc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案.doc
-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人教版).doc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苏教版).doc
-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doc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导学案(最新人教版).doc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doc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最新人教版).doc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2014版新苏教版).doc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