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阅读考点解析与解题技巧(一)
文言文阅读考点解析与解题技巧(一)
言阅读考点解析与解题技巧(一)
一、言实词、虚词考点解析
(一) 言实词
实词的考点是理解常见的实词在中的含义,主要包括:
1) 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它包括三类: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如“反”通“返”,“知”通“智”(通用)。如“蚤”通“早”,“直”通“值”(假借)。如:“莫”通“暮”,“益”通“谥”(古今字)。
2) 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包括五种情况:1词义扩大。其特点为: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又包含在今义之中,如“江”、“河”、“睡”(“打瞌睡”)。2词义缩小。其特点为:今义小于古义,今义又包含在古义之中,如“金”、“让”(“责备”)。3词义转移。其特点为:原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一种对象,如“交通”、“去”(“离开”)。4感情色彩变化。其特点为:褒贬意义相互转化,如“爪牙”、“谤”。名称说法变化。如“目”改称“眼睛”,“日”改称“太阳”。6双音节词偏义复词。双音节词,如“亲戚”、“中国”;偏义复词,如“父兄”、“浅深”。
3)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由本义引申或假借而形成。词的本义是指该词的最初意义、基本意义,如“兵”是兵器,是兵士;“走”是跑。词的引申义是从基本意义发展出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义有“河很深”、“深”、“深耕”等。引申义为“道理深”、“友谊深”、“夜深人静”等。词的比喻义是指使用比喻释义,如“手足之情”、“乱扣帽子”。
对言实词的考查,重点在辨析常见的古今词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之处,认定多义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特定意义。
(二) 言虚词
虚词的考点是了解常见言虚词在中的用法。
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言代词也归入言虚词之中。常见言虚词有:安、但、而、耳、故、何、乎、或、既、乃、其、且、然、若、虽、遂、所、为、焉、也、以、已、矣、因、犹、于、哉、则、者、之等。
要注意言虚词中三类特殊现象:(1)兼词:诸、焉、盍、叵、旃。(2)虚词连用:两个连用“也哉”、三个连用“也乎哉”。(3)复音虚词:于是、无论等。
对言虚词的考查,重点在根据阅读材料中上下的语境,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在中的用法”界定了范围,并表现为常见用法。首先要掌握一些常见言虚词的基本用法,然后在具体的语境中仔细判别、比较、推断,达到了解其用法的目的。
二、语法与翻译考点解析
(一)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一类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而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掌握词类活用现象,有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句子的含义进而理解意。词类活用大致有以下几类:
1)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周亚夫军细柳(《周亚夫军细柳》)
上面例句中,名词“水”、“军”作动词用,分别解释为“游泳”、“驻军”。
2)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前出事表》)
上面例句中,句中“善”和句中的“亲”、“远”本都是形容词,但在句中均为动词,分别解释为“交好”,“亲近”、“远离”。
3) 名词作状语
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
其一犬坐于前。(《狼》)
上面例句中,句中的“箕畚”意为“用箕畚”,句中的“犬”意为“像狗一样”
4)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其实质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使……怎么样”的意思。
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狼传》)
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
上面例句中,中的“生”和“肉”意为“使……复生”和“使……长肉”,中的“绿”意为“使……变绿”。
)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就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如:渔人甚异之。(《桃花记》)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上面例句中,中的“异”和中的“奇”和“宾客”为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感到奇怪”、“认为与众不同”、“把……当作宾客”。
以上五类为常见的词类活用,此外,较为少见的还有: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第一个“圣”和第一个“愚”作名词,意为“圣人”和“愚人”。动词活用为名词,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记》),“至”活用后,应译为“到这里的人”。
(二) 特殊句式
了解和掌握言句式是提高阅读言能力的另一重要环节,为明了起见,将其列表如下:
(表格内容见本期16页表格)
(三) 言句子的翻译
言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墙上的斑点(第二课时).doc
- 墙上的斑点备课.doc
- 声声慢 (苏教版).doc
- 在山的那边_3.doc
- 声声慢_3.doc
- 声声慢_2.doc
- 声声慢_1.doc
- 增收节支_0.doc
- 声现象_0.doc
- 基础训练9 选用句式.doc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