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设计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设计
第二十一 信息的传递
第一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录像、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2.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通过学生活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话原理及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难点: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
教师用(学生每组):多媒体、演示电话机一部、视频资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联系时事热点、创设情景,引入新
【时事热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入题】
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西亚航空公司H370航班一架载有239人、由吉隆坡飞往北京的波音777于万米高空突然消失,举世震惊。中、美、马等十一国联合搜救;多少国人牵肠挂肚、24小时守候手机期待搜救的最新消息……【揭示题】
#61692;古人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61692;现代人事如何传递信息的?电话为什么能够传声呢?
(设计意图:联系时事热点;类比古今人类传递信息的途径;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
为马航H370失联祈福!
古人:烽火狼烟;快骑驿站;鸿雁传书;鸡毛信……
现代人:手机;旗语、网络通信等……
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
(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1.电话的构造
2.话筒与听筒。
(二)电话交换机
(一)体验感受、互动研讨
1 播放视频,了解贝尔和他的“电话”
电话走进了千家万户,你知道电话是谁发明的吗?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历史,崇尚科学。)
2.观察老电话机,了解电话的构造
【看一看】电话由那两部分组成?
【议一议】 人发出声信号经过电线传到了被叫的耳朵?打电话的时候你看到电话线在振动吗?话筒、听筒、电话线的作用是什么?
【拆一拆】
话筒、听筒的构造是怎样的?
话筒是怎样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
听筒是怎样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的?
【归纳总结】
1话筒由金属盒、碳粒(碳精)、膜片构成
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地压挤碳粒,使金属盒的整体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使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
2 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薄铁片(膜片)构成
当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通过听筒里的螺线管的时候,磁铁对听筒薄铁片的吸力就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薄铁片就振动起使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
【练一练】
(1)电话机听筒里发生的主要能量转化是( )
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内能变成电能 D.电能变成内能
(2)电话的听筒主要应用了电流的( )
A.热效应 B.化学效应
.磁效应 D.三种效应都有
过渡:在电话刚问世的时候,一部电话机要与多少部电话机通话,就要有多少对电话线与外部相连。请同学们画圆圈代表电话机,依次连接一下2部、3部、4部、部、6部电话机两两相连,分别需用多少对电话线?你能找出n部电话需要电话线的对数吗?
数量如此巨大的电话线太浪费材料了,而且话机太多数根本无法实现。该怎么办呢?
【看一看】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看视频,了解“交换机”的作用。阅读本内容,了解电话交换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史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本内容,组内交流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题展示:(用展示问题)
一个地区的所有电话都接到什么上?每部电话的号码都一样吗?
如何实现不同地区间的电话相互通话?
打电话时,如果出现”占线”现象,是否对方话机正在使用中?
交换机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程控电话有哪些功能?你对此了解多少?
观看视频,了解贝尔及电话的发明 1876年 贝尔
话筒;听筒
学生讨论,电话线没有振动,传递的是声信号。
话筒:声信号→电信号
电话线:传递电信号
听筒:电信号→声信号
分组探究,去旧货市场淘旧电话机,学生自己拆解,了解话筒、听涛的狗仔。并自学阅读、分组讨论分析话筒和听筒的原理。
(设计意图:话筒和听筒的构造,原理不是教师告知和播放视频,而是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思考分析。)
(设计意图:计算电话线的对数,用到高中数学的数列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各小组讨论;得出计算公式;需要很强的数学功底啊!
n(n-1)/2
观看视频,叙述交换机的作用
仔细阅读本相关内容,准确查找以上问题答案。
本中有不懂的地方先作标记,阅读结束,有些问题会自行解决;如果确实解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氮和磷备课.doc
- 氯气与碱反应及Cl-的检验.doc
- 水乡歌_2.doc
- 水和溶液_0.doc
- 水教案_0.doc
- 水的净化_0.doc
- 水的净化_4.doc
- 水的净化_3.doc
- 水的净化_5.doc
- 水的净化_6.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