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七章 光的传播(二、光的折射)
第十七章 光的传播(二、光的折射)
第十七 光的传播(二、光的折射)
【教学目的】
1.复习光的反射定律,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准确内涵
2.掌握介质的折射率的概念、物理意义
3.了解介质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教学重点】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
【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折射定律,以及光路可逆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复习提问1:光做直线传播的条是什么?
学生:在同种、均匀介质种传播。
复习提问2:当从一种介质到达另一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学生:反射和折射。
复习提问3:根据我们初中所学,反射和折射分别有什么样的规律?
学生:作答…
师生共同完善、丰富反射定律(结合图1,抓“两侧”、“共面”、“相等”);复习反射光路可逆知识。
引入:从刚才的复习可知,我们在初中对于反射的了解已经非常到位了,但对于折射,还只是知道了一些定性的规律。那么,关于折射的定量规律究竟怎样呢?
一 光的折射定律
结合图2,复习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的概念。
关于光的折射,究竟有什么样的定量规律?原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在思考、探索这个问题。根据历史记载,在探索光的折射规律的实践中,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有托勒密、开普勒、斯涅尔、笛卡儿、费马等人,他们研究的内容包括传播方向规律,传播速度规律、能量分配规律等等。本节,我们主要介绍他们在研究传播方向与速度方面的成就──
公元140年,古希腊天学家托勒密通过实验得到: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折射角正比于入射角。
(托勒密的实验数据记录非常详细、准确,只可惜欠缺数学眼光,致使结论的总结出现错误。而这个看仅仅一步之遥的距离却又使人类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探索!)
1611年,德国天学家开普勒出版《折光学》一书,阐述了他对大气折射研究的成果;开普勒根据他自己总结的折射原理制成勒开普勒望远镜,最早地开辟了光的折射在应用领域的先河。
(开普勒的具体“规律”若何,记载不详…)
1622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经过进一步的实验,并在借鉴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总结出现在的折射定律──
1.折射定律: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如果用n表示这个比例常数,就有
= n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很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验验证斯涅耳的折射定律,但由于条所限,今天只能“略过”。下表展示了人们经过精确测量后,得出的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时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小角度情形下托勒密结论的“正确性”;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斯涅耳定律的广泛正确性。
入射角θ1(°)
折射角θ2(°)
θ1/θ2
sinθ1/sinθ2
10
67
10
149
20
133
10
149
30
196
13
149
40
22
19
11
0
307
163
10
60
31
171
11
70
386
181
10
80
406
197
11
斯涅耳的折射定律并非完全没有受到挑战──
1637年,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儿出版《屈光学》一书,认为光的传播可以用网球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运动模拟反射、折射和全反射,并假定平行于界面的速度分量不变,导出“sini/sinr = 常数;光线在光密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大”的折射定律。
(笛卡儿的折射规律是一种纯理论的推测,尽管有正弦之比等于常数的结论,但他认为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较大,传播速度也会更大,这两个定性结论都是错误的。)
1661年,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费马起批驳笛卡儿的理论,他用的也是纯理论的方法──光程最短法。这是一个在现代光学中普遍适用的理论,尽管在当时还不是能够很好的被人们接受,但费马证明的结果,认为斯涅耳的结论是正确。
启发: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两侧”、“共面”是相同的,角度关系是不同的。
其实,这两个定律还有一个共同点,人们研究发现,(参看图2)当光线沿B方向入射,那么它的折射方向将沿A方向,也就是说──
2.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这一点,在折射定律的应用中常常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过渡:斯涅耳的折射定律中出现了一个比例常数n ,这个常数是相对不变的还是“万古不变”的呢?
二 折射率
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表明,折射定律中的比例常数n并不是一个“万古不变”的的常数,只要改变两种介质中的任何一种,n将随之改变。
下面是几个折射情形的n值展示:空气到玻璃──10;空气到水──133;水到玻璃──113;…
为了探讨这个常数的规律,人们先将一种介质定下,那么,n就只和另一种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物质的量浓度_1.doc
-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_0.doc
- 物质组成的表示_0.doc
-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_0.doc
-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_0.doc
-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_0.doc
- 独特的艺术源自深厚的素养——窦桂梅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启示.doc
-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_1.doc
- 王二小_0.doc
- 环境保护_1.doc
- 卡特CAT-321D驾驶操作与维修维护说明书手册.pdf
- B-TrunC TM 02.011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二阶段)调度台与网络互操作测试方法 V2.0_114428.pdf
- JLG-R6-Scissor-Lift-Operations-Manual高空作业升降平台操作与维护说明书手册.pdf
- 804D4_805D4-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B-TrunC TS 02.007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二阶段)接口技术要求 核心网间接口 V2.0_043330.pdf
- 卡特CAT-TL943C驾驶操作与维修维护说明书手册.pdf
- B-TrunC TS 02.008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二阶段)接口技术要求 核心网到调度台接口 V3.0_043457.pdf
- 卡特CAT330D驾驶操作与维修维护说明书手册.pdf
- B-TrunC TS 02.006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二阶段)接口技术要求 基站与核心网间接口 V2.0 _120308.pdf
- B-TrunC TS 02.015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二阶段)B-TrunC与非B-TrunC集群系统间互联互通技术要求 V3.0_045747.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