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资料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资料
苏教版七年级语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资料
《诵读欣赏》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州(今西祁县)人。早年即有才名,21岁中进士。张九龄为相,提任他为右拾遗,后升任监察御史。一度奉使出塞,在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兼任判官。张九龄罢相,王维无意仕进,先后在终南和蓝田辋川别墅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王维不但是杰出的诗人,而且兼有书、画、音乐之长,他在艺术上熔诗歌和绘画为一炉,构成独特的风格。
2.注释
使:出使。
单车:一辆车,意为轻车简行,独自出行。问边:慰问戍守边塞的将士。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即附属国,臣属于内地的国家。居延:地名,今甘肃张掖县西北,原为汉的属国。
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常用比喻行旅漂泊的人,此处是作者自指。
大漠:沙漠。孤烟:狼烟,唐代在边地设戍所,燃狼粪为烟,烟直上不易被风吹斜,以示平安。
长河:黄河。
萧关:地名,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候骑(i):骑马的探哨,侦察的骑兵。
都护:唐代边疆设置都护府,其长官为都护,此处指河西节度使。燕(ān)然:名,今蒙古境内的杭爱。东汉车骑将军窦宪曾大破匈奴北单于,登燕然刻石记功而还。这里指最前线。
3.译
朝廷的使臣将到边防慰问,轻车简从,行进在居延地区。
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秋天归的大雁已飞人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上空。
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在广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落日之残红。
在萧关遇到侦察骑兵,报告都护正在前线大破敌军。
4.诗歌简析
本篇叙事与写景相结合,但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为空间实体,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意境奇特,气象博大。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联,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伟,堪称千古名句。
.诗歌鉴赏
全诗三层意思:出使路线、沿途风光、最新消息,与题目紧紧相扣。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交代起因,说将奉命出巡边地,此去征途遥遥。“单车”,独自驱车前往,“属国”即典属国,暗用汉武帝时,匈奴四万人降,置五典属国之典故。“过居延”,虚指,言“边”更在“居延”之外遥远的地方,可以想象行程之艰辛,与“单车”相对照,表现出独担重任的自豪感。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以“征蓬”比喻自己出汉人塞,承接“单车”句言自己远道而。“归雁”句则借景叙事,以“征蓬”、“归雁”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内心的激愤与抑郁。“出”、“入”二字勾勒出阔大的意境。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边塞风光的壮观:浩瀚的戈壁滩上,烽烟孤直上升;千里黄河之上悬挂着一轮夕阳。写景壮丽雄奇,成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千古佳句。“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显出边塞外的辽阔荒凉。“大”字展示出沙漠的浩瀚无边,一直向无尽的远方伸展,境界开阔、广袤、深邃。“孤烟”的“孤”字显出大漠上人烟的稀少;“直”字写出狼烟如柱冲天而起的壮观景象,又表现出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长”字描绘出在茫茫无边的黄沙之间的黄河横贯其中的奇特景象和雄伟气势;“落日”本有苍凉之意,令人伤感,但一“圆”字的出现则给人格外亲切温暖之感;“圆”字也巧妙地掩盖了大漠、孤烟、长河所表现的寒荒,具有盛唐时代边塞诗人所具有的豪放与浪漫,体现出盛唐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超凡的创造活力。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照应开头,叙述途中偶逢候骑报告:近边庭战事,屡获大胜,唐帝国军威已经远震域外,犹如东汉窦宪大破匈奴,刻石铭功于燕。“燕然”为虚指。意境阔大,意韵不尽。
6.相关资料
唐朝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胜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在河西节度使幕府兼任判官。此诗即王维出塞途中所作。
7.总结
这首出使凉州途中所作的诗,借用声威远震的汉帝国的史实典故,歌颂了唐帝国的幅员广大、国内强盛和抒写自己不辞辛劳长途跋涉、奉命远至边塞的自豪感。写景则捕捉住塞外最鲜明的景色特点,充满画意,达到了形似与神似的完美统一,布局巧妙,意境具有浑然一体的气势。因此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作者简介
崔颢(约704-74),汴州(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及第,天宝中官司勋员外郎,诗名颇大。
2.注释
黄鹤楼:旧址在今武汉市蛇的黄鹤矶上,即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位置。楼因黄鹤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
昔人:指传说中的盛鹤仙人。
悠悠:漂浮的样子,形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盐类水解[第二课时]_0.doc
- 盐类水解[第一课时]_4.doc
- 盐类水解[第二课时]_1.doc
- 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_0.doc
- 盐类的水解_13.doc
- 盐类的水解_16.doc
- 盐类的水解_18.doc
- 盐类的水解_19.doc
- 盐类的水解_17.doc
-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_3.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