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茶馆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茶馆教学设计

茶馆教学设计 10 茶馆(节选) ●从容说 197年发表并演出的《茶馆》,代表了老舍先生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刻画和描写,反映了清末、民国初年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近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与罪恶,对世人宣告了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这样说:《茶馆》是老舍以自己丰富的阅历,凭借对北京市民社会的熟悉,带着对旧社会的满腔憎恨,为它唱出的一曲挽歌。全剧共五幕,节选的是第二幕。 学习《茶馆》,主要应领会剧本独特的结构和戏剧冲突。 《茶馆》不是以一个主要人物和事贯穿全剧的纵式结构,而是用截取横断面的手法,把众多的人物和事展示出。剧中人物的活动,只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构成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逐步展开。这些人物没有特别突出的主次之分,每一个人的台词都不多,在茶馆中也是一闪而过,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故事,这些故事或相互交织,或平行发展,共同构成了茶馆这样一个大时代的缩影。整个一幕剧就是由一个个发生在茶馆中的小情节、小故事连成的,是平面展开的,是我们称之为卷轴式的平面结构。 《茶馆》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采用了特殊的戏剧冲突方式——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剧中虽然集中了三教九流人物,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关系。剧中的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必然地在运行。正直、善良的人们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社会渣滓,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事,作者也没有去追究他们个人品质上的某种邪恶之处,而是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如第二幕中李三的抱怨、巡警的勒索、难民的哀告、逃兵的蛮横,都表现了帝国主义指使的军阀混战给社会造成的黑暗,给人民带的深重灾难,而刘麻子、唐铁嘴等人,也正是那个黑暗社会的产物。这种近乎“无事的悲剧”更能激起人们对旧时代的强烈憎恨。 学习本,可运用诵读法和归纳法(学生自己归纳)进行,尽量让堂出现师生互动的场面,以便提高学生的堂参与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掌握《茶馆》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及其独特的戏剧冲突。 3学习本剧对剧情巧妙的衔接与穿插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1能通过剧情与人物语言掌握有关戏剧冲突,并能认识主要矛盾冲突及其实质。 2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特征。把握作品的语言特色。 3仔细揣摩潜台词的深刻含意,理解其言外之意。 4通过剧本提供的多方面信息剖析重要人物的内心世界,能够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分析人物的性格发展变化,进而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 德育目标 老舍先生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学习剧本,应通过茶馆这个特殊的舞台了解更广阔的背景上所反映的纷纭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风貌,认识全剧的冲突实际上是人民与旧时代的矛盾,进而认清那个时代的腐朽性。 ●教学重点 1学习老舍先生的语言艺术,品味剧本独特的语言风格。 2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分析《茶馆》的矛盾冲突,揭示《茶馆》的主题思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品味《茶馆》中人物对话的北京方言特点。 2分析、讨论法。对难理解的问题通过分析、讨论达到认识和理解的目的。 3比较鉴赏法。对《雷雨》和《茶馆》的结构特点等进行比较鉴赏,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茶馆》电影VD光盘。 ●时安排 2时 ●教学步骤 第一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家、作品。 2理解剧本的情节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老舍先生是杰出的人民艺术家。他在学领域的许多方面都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他的小说好,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了选自《骆驼祥子》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他的戏剧更好,20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剧坛,他的作品独树一帜。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茶馆》,再次走近老舍,领略老舍戏剧创作的特殊魅力。 二、解题 多媒体显示: 1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他对于多种艺体裁都进行过广泛的实践。小说作品中短篇与中篇不乏佳作,而尤以长篇小说最有影响,与茅盾、巴金齐名,同为现代长篇小说大家。此外,还写过杂、鼓词、新诗、旧剧、民歌……解放后,他考虑到“以一部分劳动人民现有的化水平讲,阅读小说也许多少还有困难。可是,看戏就不那么麻烦。”(《老舍剧作选#8226;序》)“剧本排演出,就连不识字的人也能看明白。”(《我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感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深入群众,写了一批话剧作品,因而蜚声坛。191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骆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