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长安 重阳节--西北大学出版社.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日长 安 节日长安 编委会 任 军 副主任 岳少峰 李颖科 编 李颖科 副主编 韩养民 编 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军 王军民 友福 静 朱利民 岳少峰 李颖科 李骊明 李志慧 李 鸿 李 伟 李 华 李 中 李鸣生 苏 军 金 石 周 荣 周 媛 郭兴文 赵 纯 赵平方 段亚明 赵鉴光 唐 群 韩养民 翁建文 阳节 节日长 安 C H O N G Y A N G J I E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 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丰富,特色鲜明,它 是闪现民族智慧、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是联络华人、华侨亲情、乡情、民族情 的纽带;是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活化石”。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当我 们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挖掘研究整合时,不难发现一个重要事实:中国传统节日 与文化底蕴丰厚的长安结下不解之缘:春节以正月为岁首,贴门神、朝贺礼;元 宵节张灯、观灯;清明节扫墓、踏青、郊游、赏牡丹;上巳节祓禊;七夕节的乞 巧,牛郎、织女的悲剧爱情; 秋节的赏月、食月饼;节日间的皮影戏、长安鼓 乐……这一桩桩有趣的节日习俗无一不源于长安。长安不仅是周、秦、汉、唐千 年古都,同时也是这一时期 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破晓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心。 如果说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广、种类多、数量大、价值高,那 传统节日习 俗则在其 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里,倘若说 陕西省是 “中国的芯片”,那 长安则是内存极其丰富的“硬盘”,我们能够从这 里获取文化遗产的重要信息,感知节日习俗之魅力。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社会科学院、西 北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这套《节日长安》系列丛书,向读者全面介绍节日长安 的文化生活。《节日长安》系列丛书是一套雅俗共赏的读物。丛书作者都是在节 日文化研究领域里卓有成就的学者、作家。作者在尊重历史事实,保证科学性、 1 阳节 节日长 安 C H O N G Y A N G J I E 学术性的前提下,用生动的语言把色彩缤纷的长安节日生活花絮置于历史长河之 加以描述,谱 了一曲恢宏壮观的千年古都节日文化生活交响乐。展卷漫读, 犹如在周、秦、汉、唐的节日长河里行舟,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愉悦心智。 《节日长安》系列丛书的要义在于通过追忆、描述长安节日生活,以呼唤人们 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吁请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界同仁对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研究长安文化,为挖掘保护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我们这 辈人应有的贡献。 是为序。 李颖科 2006 10 月8 日 2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