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杜甫诗三首··上课用.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上课用

杜甫 诗三首 下面的对联写谁?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但仕途坎坷,身经离乱,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就用诗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品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 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 “三吏”: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代表作品: 《前出塞》 《咏怀五百字》《北征》《兵车行》“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唐代宗永泰元年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kuí)州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是杜甫创造诗歌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诗歌写作背景 登高 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大历二年(767)的秋天。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料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端,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明丽高远的秋景图 生命短暂 时光易逝 羁旅之愁 孤独之感 忧国忧民 悲秋伤时 风、天、猿 渚、沙、鸟 落木、长江 自身潦倒 国家多难 悲秋做客 多病登台 万里: 秋: 作客: 常作客: 百年: 多病: 独: 台: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即对偶又精确。 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来? 地之远也; 时之凄惨也; 羁旅也; 久旅也; 暮年也; 衰疾也; 无亲朋 高处也; 这首诗是作者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在夔州时所写。全诗通过描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 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忧民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诗歌情感: 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其一) 凄苦落寞 阴沉郁闷, 时局不安 思乡不归,孤寂凄伤 反衬无家可归,惆怅凄凉 《秋兴八首(其一)》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萧瑟阴森、动荡不安的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 抒发了诗人的忧国、思乡之情和无家可归、孤独抑郁之感。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shì] 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咏怀古迹 咏怀古迹 (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一、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珮空归月夜魂 远嫁异邦 远葬他乡 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无耻行为的怨恨 怨恨 统治者的昏庸 二、《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昭君?(明)? 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