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花花
首联仅仅是写萧森之景吗?为什么? * 唐代人把《诗经》到汉魏六朝的诗叫做古诗,或者古体诗。 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严格按照一定的格律写作的诗称做近体诗或今体诗。 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首的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选入课本的《杜甫诗三首》都是七言律诗。 杜甫诗三首 杜甫,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有“杜工部”之称。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诗风“沉郁顿挫”,其诗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作者介绍 走进文本,品读诗歌 要求: 一是读准字音 二是把握节奏 三是注意轻重 最后要求读出情感 问题1: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 悲在秋景(意象):急风、高天、哀猿、 清渚、白沙、 回鸟、 萧萧落木、滚滚长江 小结: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是借景抒情的写法,诗人登高远眺,远近结合,上下结合,描绘了一副悲秋秋景图。 问题2:除了秋景之悲外,诗 人的悲还体现在哪里? 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对诗 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诗人悲在重九登台,倍思乡亲”。 罗大经《鹤林玉露》中所评: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一;“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二;“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三;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四;“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孑然孤“独”,此其七;重九“登台”,倍思乡亲,此其八。 整首诗以“悲”字为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有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唉!怎一个“悲”字了得?但是,“悲”更多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忧天下的情怀,杜甫的伟大就在此! 课堂小结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白露般的秋霜使两岸的枫树林衰败飘零,巫山巫峡一带气象更加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巫江的波涛好像连天一般汹涌澎湃,边塞上风云滚滚,阴沉沉地压向大地。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一丛丛的菊花再次盛开,使我像往日一样又一次伤心落泪,孤独的小舟系向岸边,也系着我怀念故园的心情。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寒风阵阵,催促着妇女们拿起剪刀裁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傍晚时分,高高的白帝城上传来急促的捣衣砧声。 颔联怎样写景?是萧瑟之景吗?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定全篇萧瑟悲凉之基调。后世评价:露曰玉露,树曰枫林,凋伤之中仍有富丽之致,自是大方家数。 颔联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上,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用对偶、夸张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而雄浑宏阔的气象。 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分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 颈联转而由景生情,“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飘零。“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 尾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中。以生活情景收束,余意绵绵。 小结:诗人悲的不是自然之秋, 而是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此诗充满着苍凉的身世和家国之痛。 咏怀古迹 其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肠内肠外营养护理》课件.ppt VIP
- 国家噪音标准规范.doc VIP
- 第2课 土特产包装设计 课件 2023—2024学年浙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桃花源记》《感士不遇赋(并序)》《归园田居》《饮酒》含答案.docx
- 5万吨农副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可研性分析报告.doc VIP
- (6S管理)污水自来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目可视化管理设计方案.pptx VIP
- 化工设计习题及答案.doc
- 综合应用能力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docx VIP
- 四年级下册劳动《包装礼品盒》PPT课件.pptx VIP
- 正己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