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序言》教案_3176.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宽容〉序言》教案_3176

《〈宽容〉序言》教案 执教:孙光舜 时间:2007年 教学目标 1.学习“序言”的文体知识,了解本篇序言的特点。 2.感知寓言故事的形象,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把握作品的深刻哲理。 3.体会作者的“宽容”精神,树立“追求真理”的理想。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思想观点。 2.理解“守旧老人”、“村民们”和“先驱者”的典型意义以及“无知山谷”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领悟作品语句的丰富内涵,学习作者在作品构思和表现手法上的创新精神。 教学步骤(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中国古代的一本经书《易经》里面有两个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现在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是说自我奋斗不停息。“厚德载物”是说拥有宽容品德的人能够承载万物,担当大任;厚德,大德,宽容之德。看来中国人是非常重视宽容的。 那么,外国人对宽容又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请大家自读一篇由一个外国人写的关于宽容的文章——《〈宽容〉序言》。 二、自读程序 1.《〈宽容〉序言》是谁为一本什么书写的一篇什么样的序言? 2.《〈宽容〉序言》讲述了一个什么寓言故事?其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3.无知山谷里的人们不能宽容先驱者的原因是什么? 4.《〈宽容〉序言》给了你什么启示? 自读小结 1.《〈宽容〉序言》是美国学者房龙为自己的一本历史著作《宽容》写的一篇寓言故事式的序言。 (1)房龙(Van Loon 1882-1946),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见教材第76页课文注释①) 1882年生于荷兰鹿特丹,从小酷爱史学,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反对愚昧偏执,同情底层民众。 1903年以后在德国和美国求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上大学前后,房龙当过教师、编辑、记者,在各种岗位上历练人生,同时刻苦学习写作。1921年写出《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 房龙多才多艺,能说和写10种语言文字,拉得一手小提琴,还能画画,他的著作的插图便全部出于自己手笔。 他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语言讲述历史故事,他的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代表作《宽容》《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房龙地理》《房龙论人》等均有中文译本,深受中国读者喜爱。 (2)《宽容》是房龙1925年出版的一本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畅销全球的人文主义经典作品。在这部著作中,房龙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见课文注释①) (3)序言,简称序,是写在著作正文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序叫自序,一般说明写书的宗旨或经过;也有他人写的,多介绍作者或评论书的内容;还有用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来代替序言的,叫代序。(见教材第66页“第四单元说明”) 一部历史著作的“序言”,一般的做法是从概念、理论或写法等方面入手,概括介绍著作的思想内容或写作意图以及写作过程、写作背景。而《〈宽容〉序言》却别出心裁地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把复杂的思想转换成了生动的形象,意味深长,极富感染力。在著作之前,它是序言;独立出来,它又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诗、哲理诗。 附 一篇概括介绍著作思想内容的“序言”。 从宽容的角度审视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 ——房龙历史著作《宽容》的内容提要(代序) 孙光舜 古希腊文明之所以能够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固然在于其种族、气候、经济和政治条件都达到或接近一种理想的比例,但是有一个条件不可忽视,那就是:古希腊,尤其是它的爱琴海彼岸的殖民地——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曾经盛行对新思想采取宽容态度的风气。 当然,希腊人并非一贯宽容,相反,他们心胸狭窄的程度并不亚于后人,其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庭对苏格拉底的臭名昭著的死刑判决。哲学家苏格拉底是贵族政治的拥护者,对民主政治,特别是激进民主派,表示反对。民主派当权后,他被以“传播异说”、“毒害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罗马人在许多事情上甚至比黄金时代的希腊人还要宽容。但是,当帝国的统治给民众带来巨大灾难的时候,罗马帝国对产生于散居在小亚细亚等地的犹太下层民众中的基督教,却并不宽容。直到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宽容法》,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情况才得以改变。 然而,当“起源于马厩”的基督教发育成一个神权政治集团的时候,它的不宽容就令人恐怖的显示了出来。它傲慢的教条主义的专横和独断专行的态度,终于将整个欧洲拖入黑暗的中世纪(5-15世纪或476-1640年),时间长达一千多年。甚至在今天,“宗教法庭”早已不起作用的时候,这个名字仍然使我们心惊肉跳。 在历时300年的文艺复兴(14-16世纪)运动中,美和享乐主导着一切事物,但是毫无疑问,在这些表象下面,蕴藏着对现有社会秩序,对束缚人类理性发展的教会的强烈不满。作为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为宽容开辟了道路。 奥古斯丁说,地球另一侧的人所持的信仰是亵渎和异端的,那些可怜的生灵根本没有理由活在世上。但是,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