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工程-简介
主要内容 1.物理控制法:是通过物理作用,以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污染物质的方法。 2.化学控制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污水处理法。 3.生物控制法: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解、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性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污水处理方法。 化学控制法 1.中和法: 基本原理:酸 + 碱 = 盐 + 水? 适用于酸含量小于3%—5%或碱含量小于1%—3% 2.混凝法: 混凝是向废水中投加化学药剂(称为混凝剂)使细小的悬浮颗粒和胶体微粒聚集成较粗大的颗粒而沉淀,得以与水分离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 混凝的主要对象是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颗粒和胶体微粒.这些颗粒很难用自然沉淀法从水中分离出去。 3.化学氧化还原: 化学氧化还原法是指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污水中有害物质氧化成还原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1.气态污染物净化方法 1.1物理法: 冷凝法适用于有机蒸气和高凝结温度气体,物理吸收法适用于有机和部分无机气体,物理吸附法适用于绝大多数有机和多数无机气体,膜分离法适用于多种气体 1.2化学法:化学吸收法适用于有机和无机气体,化学吸附法适用于可燃气体,催化转化法适用于大部分无机气体,光催化法适用于有机气体,激活转化法适用于多种气体 1.3生物法:生物洗涤法适用于部分无机气体和有机气体,生物过滤法适用于有机气体 2.颗粒态污染物控制技术 2.1原理 :净化过程是气溶胶两相分离。由于污染物颗粒与载气分子大小悬殊,作用在二者上的外力(质量力、势差力等)差异很大。利用这些外力差异,可实现分离(气-固或气-液)。 2.2方法:重力沉降, 惯性分离,离心分离,静电沉积,过滤等方法,这些方法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应用范围也是不同的。 电厂SCR脱硝工程技术 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日本、欧洲、美国等国家地区的大多数电厂中基本都应用此技术,它没有副产物,不形成二次污染,脱除效率高(可达90%以上),运行可靠,便于维护。 SCR 技术原理:在催化剂作用下,还原剂(液氨)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无害的氮和水,从而去除烟气中NOX。选择性是指还原剂和烟气中的N0X发生还原反应,而不与烟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脱硝的主要反应 4NO + 4NH3 + O2 → 4N2 + 6H2O 6NO + 4NH3 → 5N2 + 6H2O 6NO2 + 8NH3 → 7N2 + 12H2O SCR工艺流程:还原剂(氨)以液体形态储存于氨罐中,在注入SCR系统烟气之前由蒸发器蒸发气化,气化的氨和稀释空气混合,通过喷氨隔栅喷入SCR反应器上游烟气中,充分混合后的还原剂和烟气在反应器中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去除NOX。 氨的储存系统 加固钢架 电厂SNCR脱硝工程技术 SNCR——选择性不催化还原法,是一种炉内脱硝方法,其工程造价低、布置简易、占地面积小。 SNCR 技术原理:将NH3或尿素作为还原剂,由喷枪喷入锅炉炉内与NOx进行选择性反应,不用催化剂,因此必须在高温区加入还原剂。该方法是以炉膛为反应器。 脱硝的主要反应 NH3为还原剂 NH3 + 4NO +O2 →4N2 + 6H2O 尿素为还原剂 2NO+CO(NH2)2+1/2O2→2N2+CO2+2H2O SNCR工艺流程: 1.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 物理法:固体废物破碎,固体废物的分选 化学法:固体废物的热解,固化/稳定化 生物法:厌氧发酵,堆肥化 2.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 卫生填埋与可持续填埋,矿化垃圾床处理渗滤液技术,废纸的回收利用,废橡胶资源化,焚烧炉渣资源化利用 1.什么是物理性污染:物理性污染是指由物理因素引起的环境污染,如:放射性辐射、电磁辐射、噪声、光污染等 2.污染的分类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1.1 噪声污染:严格行政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常用控制办 法(吸声,隔声,消声,个人防护)。 1.2电磁辐射污染:屏蔽技术,吸收技术,区域控制及绿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