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应及反应器原的理(全).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反应及反应器原的理(全)

生物反应及反应器原理 第一章 序论 1.1 生物反应工程研究的目的 1.2 生物反应工程学科的形成 生物反应工程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生物反应动力学 1.3.2 生物反应器 1.3.3 生物反应过程的放大与缩小 第二章 酶促反应动力学 2.1 酶促反应动力学的特点 2.1.1 酶的基本概念 2.1.1.1 酶的分类、组成、结构特点和作用机制 一、酶的分类 (1)氧化还原酶 (2)转移酶 (3)水解酶 (4)异构酶 (5)裂合酶 (6)连接酶(合成酶) 二、酶的组成 酶是蛋白质,因此有四级结构,其中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四级结构 酶蛋白有三种组成: 单体酶 寡聚酶 多酶复合体 全酶=蛋白质部分(酶蛋白)+非蛋白部分 三、 酶的作用机制 (1)锁钥模型 (2)诱导契合模型 2.1.1.2 酶作为催化剂的共性 一、催化能力 二、专一性 三、调节性 酶浓度的调节 激素调节 共价修饰调节 限制性蛋白水解作用与酶活力调控 抑制剂调节 反馈调节 金属离子和其它小分子化合物的调节 2.1.2 酶的稳定性及应用特点 2.1.2.1 酶的稳定性 2.1.2.2 酶的应用特点 2.1.3 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 2.1.3.1 固定化技术的基本概念 2.1.3.2 固定化酶的特性 2.1.3.3 固定化细胞的特性 2.1.3.4 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 2.1.4 酶促反应的特征 2.2 均相酶促反应动力学 2.2.1 酶促反应动力学基础 影响酶促反应的主要因素有: (1)浓度因素:酶浓度、底物浓度 (2)外部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温度、 压力、 溶液的介电常数、 离子强度、pH值 (3)内部因素(结构因素):底物、效应物 浓度、酶的结构 酶促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当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无关,此时为零级反应 当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时, 为一级反应 也就是酶催化作用下,A B的过程 此时反应式为: 式中:K1-一级反应速率常数 a0-底物A的初始浓度 b- t时间产物C的浓度 当底物A与底物B产生产物C时, 即:A+B C时,为二级反应 —② 式中:K2-二级反应速率常数 a0-底物A的初始浓度 b0-底物B的初始浓度 C-t时间底物C的浓度 如果把②式积分可得: 当:A B C时,即连锁的酶促反应过程可用如下方程式表示: ——③ ——④ ——⑤ 式中:a-A的浓度 b-B的浓度 c-C的浓度 K1-第一步反应速率常数 A B K2-第二步反应速率常数 B C 当 a + b + c=a0时,即:A的初始浓度为a0,B和C的初浓度为0,得出:当反应达t时间后,A、B、C的最终浓度。 —⑥ ——⑦ ——⑧ 当t=0,A B C a0 0 0 当t=t’底物浓度分别为a、b、c —⑥ ——⑦——⑦ 当B达到最大浓度时, 达到最大浓度时的时间 2.2.2 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 2.2.2.1 米-曼氏模式(米氏方程) 一、米氏方程:Michaelis-Menten model E + S ES E+P E [s] x [P] 式中:E-酶 S-底物 ES-中间复合体(酶与底物的复合体) K+1, K+2,K-1-相应个步骤的反应速率常数 e ,[s], x, P-对应物质的浓度 二、由 可获得由“快速平衡法”确定的米氏方程 ——⑨ 式中:rp-产物的生产速率 rs-底物的消耗速率(负号表示减少) Ks-平衡常数 Ks=K-1/K+1 (也叫保饱和常数) K+2,K+1-不同阶段反应速率常数 e-酶的浓度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