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糕点生产工艺.ppt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讲糕点生产工艺

进行调粉 (拌粉) 机器必须开慢档,如搅拌速度快,时间过长,面粉容易起筋,制品内部存在无孔隙的僵块,外表不平。最后,调制出的蛋糕糊要均匀,无白粉块存在,又不能起筋。 调制好的蛋糕糊要及时使用,不要放置过久,因胀润后的粉粒和溶化的糖粒相对密度大于蛋液,容易下沉,发生如下现象:上层制品体积大而轻,下层制品体积小而重,俗称沉底现象。在气温高时更容易发生这种现象,要求面糊调好后及时人模烘烤或蒸制。 复 习 1、饼干成型的方法有哪几类? 2、辊印成型的方法适应于何种类型的饼干。 3、饼干的冷却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4、强力粉、中力粉和薄力粉的湿面筋含量范围分别是多少? 5、清蛋糕的调制原理是什么? 6、清蛋糕糊调制有哪些注意事项? 2、油蛋糕糊的调制 油蛋糕糊的制作除使用鸡蛋、糖和小麦粉外,还使用相当数量的油脂以及少量的化学疏松剂,主要依靠油脂的充气性和起酥性来赋予产品以特有的风味和组织,在一定范围内油脂量越多,产品的口感品质越好。产品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高热量的特点,质地酥散、滋润,带有所用油脂的风味,保质期长,冬季可达1个月,适宜远途携带。 ①调制原理 油蛋糕糊的调制主要利用油脂具有搅打充气性,当油脂被搅打时能融和大量空气,形成无数气泡,这些气泡被油膜包围不会逸出,随着搅打不断进行,油脂融和的空气越来越多,体积逐渐增大,并和水、糖等互相分散,形成乳化状泡沫体。 ②调制方法 油蛋糕的调制方法主要有冷油法和热油法两种。 冷油法适合于搅打发泡性比较好的油脂,如奶油、人造奶油等;热油法适合于搅打发泡性差的油脂,如猪油等。 a、冷油法 先将油脂、糖和水放大调粉机内搅打,使油脂充分乳化并融合大量气体,然后将蛋液分若干次加入,每次加人蛋液后需继续搅打,形成疏松膨大的油蛋糕糊,最后加入小麦粉,小麦粉须预先过筛,如果需要使用淀粉和疏松剂,可先将疏松剂与淀粉混合,然后再与小麦粉混合后过筛一并加人。慢速搅拌至均匀,即成油蛋糕糊。采用这种方法调制的油蛋糕糊制作的蛋糕,体积大,结构紧密,品质较好。 糖、蛋在调粉机内充分搅打(一般15-2Omin),呈乳白色时,一边慢速搅拌一边加人事先加热至90℃左右的油和水的混合物,加入一半过筛的小麦粉、淀粉和疏松剂的混合物,稍经搅拌,再将另一半过筛的小麦粉、淀粉和疏松剂的混合物加入,继续搅拌均匀即成油蛋糕糊。 a、热油法 END OF THIS CHAPTER 第六讲 糕点生产工艺概述 一、糕点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1、概念 糕点是以面粉、食糖、油脂、蛋品、乳品、果料及多种籽仁等为原料,经过调制、成形、熟制、装饰等加工工序,添加或不添加添加剂,制成具有一定色、香、味的一种食品,主要是以人们嗜好要求为基础的调理食品。 2、发展历史 西式糕点的发展历史(略) 中式糕点的发展历史 我国糕点制作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历史书中对糕点有很多记载。2000多年前的先秦古籍《周礼·天宫》就讲到“饵”,饵为糕饵或饼耳的总称,这些都是简单的加工,但己初具糕点的雏形,后来品种逐渐增加,有蜜制的、油炸的等。 屈原在《楚辞·招魂》中说到“拒汝蜜饵,有怅皇舍”,其中拒汝和怅皇就是后来的麻花和撒子。 晋人葛洪著的《西京杂记》提到每当重阳节,民间以“黏米加味尝新”即重阳糕,以庆丰收。 到了汉朝出现了饼的名称,当时的饼呈扁圆形包括焙饼、蒸饼、馒头等。《释名》中说 胡饼之作,胡麻著上“。胡饼就是芝麻饼,是我国传统糕点之一。 唐宋时期,糕点己发展为商品生产,制作技术也有了进一步提高。据史料记载,当时长安有专业 “饼师”和专业作坊。宋代在制作技术上巳采用油酥分层和怡糖增色等,所以当时苏东坡有诗写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的诗句。宋代的《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书中记载当时的糕类有:蜜糕、乳糕、豆糕、重阳糕等。饼类有月饼、春饼、千层饼等,所用馅料有枣泥、豆沙、蜜饯等。 元、明、清除继承和发展唐、宋时期的糕点生产技术之外,一些少数民族糕点也开始迸人中原。明朝戚继光抗倭时,将糕饼作为军用干粮 (清·施鸿保《闽·杂记》),这种糕饼就是现在的光饼,说明当时糕点生产已有很大规模。明、清以后,我国糕点生产逐渐形成了各地区具有独特风味制作技艺,并在相互影响下,发展为目前繁多的花色品种。 二、糕点的分类和特点 糕点种类繁多,按照商业习惯总的可以分为中式糕点和西式糕点。 1、中西式糕点分类的异同 中式糕点是指中式传统的糕点食品,品种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可达300多种。从性质上有荤素之分,从民族风味上又可分为汉、满、回、藏等,从地域上可分为北点和南点。其中北点以京式为主,大 多是纯甜咸品种。南点又可分为广式、苏式等。广式多用肉馅,苏式油用量大、米面多,南点大多都是纯甜咸品种,烫面多,火色重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