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寒论》“时”及“机”浅探
《伤寒论》“时”及“机”浅探
摘 要:本文对《伤寒论》中治疗疾病的时间特色进行探讨,研究张仲景在治疗疾病中遵循自然规律,把握病机,抓住疾病发展规律,择时而治的治疗思想。旨在讨论运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的择时疗法在临床运用的意义和重要性。
关键词:伤寒论 择时疗法
《伤寒论》“时”与“机”浅探
张瑞
(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湖北 武汉,430061)
【摘要】本文对《伤寒论》中治疗疾病的时间特色进行探讨,研究张仲景在治疗疾病中遵循自然规律,把握病机,抓住疾病发展规律,择时而治的治疗思想。旨在讨论运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的择时疗法在临床运用的意义和重要性。
【关键词】伤寒论 择时疗法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discussion of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in the time feature of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has a studied of Zhang zhongjing’s thought in the treatment , which contains following the laws of nature, grasping the pathogenesis, seize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and catching the right time of treatment. It aims to discuss 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using the treating method of time rhythm in the clinical use which both contains “concept of wholism”and”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Key words: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Treating method of time rhythm
1.天时与人时
1.1《伤寒例》中有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四时正气之序也”。其思想继承了《内经》的“天人相应”这一朴素的哲学观念,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变化存在相互联系,自然界的不同变化能够引起人不同性质的疾病产生。《金匱要略》亦言:“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即是指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对人所产生的病理影响。此乃天时也。
1.2《内经》中谈到男女有七七、八八之异,昼夜阴阳有动态消长变化。《伤寒论》第30条亦有云:“……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第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人体阴阳的变化受自然界的影响、以及随之而变的正邪此消彼长的动态病理现象,此乃人时也。
由此可知,人与自然相应,天时与人时密切相关。须把人放在自然界的整体中来观察,才能从根源上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预后。
2.辨疾病之时
2.1 疾病自愈之时
《伤寒论》中提出,六经皆有“欲解时”。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言风寒伤于太阳病者,一般从9点至15点为祛邪之时,此时是一天中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之时,人体太阳经气最为旺盛。风性开泄,寒为阴邪,如患者体内正气充足,则可自行祛邪外出,疾病得解;此时给与治疗,则药力得自然之力相助,其效更佳。
由上可见,仲景在分析疾病的时候,将患者,疾病,自然三者联系起来,以动态发展的角度分析疾病的向愈,将自然界的四时、节气、昼夜节律与人体六经经气盛衰相结合,强调阳气的盛衰变化,是疾病发展变化的关键。
2.2 疾病传经之时
《伤寒论》太阳病篇有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脉静,指脉象未变,无入里化热之症,病变仍在太阳阶段,仲景称之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邪从太阳转入阳明之征,仲景称之为传经。相同的论述可见于第5条、第8条原文。此外,六经传变的思想观点亦散见于分经论述的各篇章中。
仲景在继承前人经验同时,进行了伟大的理论创新。首先,他将外感热病归纳为六大症候群,即“六经病”。“六经”不单指经络,它还包括脏腑及其相关病理表现的总和;其次,将分疾病为六经证。每一经证,是相对稳定且相互联系的六个病程时段之一。仲景提出,伤寒传经可不拘时日;可顺经传,也可越经传、逆经传和直中;还可产生两经合病、并病的复杂情况。要判断疾病归属何经,处于何种发展阶段,则必须以临床症状为依归。 论文代写
2.3 误治变化之时
仲景十分重视误治。如150条:“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