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件 1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臣具以表闻 3、刘病日笃 4、凡在故老 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向上 使动,使……知道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一词多义 具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孙子兵法》:“具器械。” 《史记》:“良乃入,具告沛公。” 。 《宋史》:“命条具风俗之弊。” “令军中促为攻具。” 准备饭食或酒食 准备、备办 全部 陈述 器械 除 《京都赋》:“登自东除。” “诛乱除害。” “通路除道”。 “除臣洗马”。 台阶 清除、去掉。 修整。 任命,授职。 卒 信臣精卒陈利兵 “公子季友(人名)卒。” “语卒而单子大怒。” “卒成大业。” “军旅卒发。 步兵。又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 死亡 完 毕,结束。 终于 cù,通“猝”。突然,仓猝 矜 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 怜惜 自夸 而刘夙婴疾病 告诉不许 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状语后置。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 特殊句式 被动句. 婴疾病——被疾病缠绕,为疾病所困。 被动句. 我申诉苦衷,请求暂 缓赴任,而没有被允许。 状语后置。这样看来,我给陛下尽职的时间还很长。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省略句.我(如果)没有祖母的抚养,就不会活到今天。 *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如《出师表》)。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称“书”, 到了汉代, 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 表的内容多为有叙有议, 叙与议都带有感情色彩。陈是陈述,陈什么情? 1实情(基本事实) 3情理(忠孝之道) 2衷情(孝情忠情) 《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编者萧统(501-531)是南朝梁文学家.字德施,武帝长子,世称昭明太子。信佛能文。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昭明文选》是萧统招聚文学之士编纂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十八类,七百五十二篇。所选多大家之作,时代愈近入选愈多。其中以楚辞、汉赋与六朝骈文占有相当比重,诗歌则多选 对偶严谨的颜延之、谢灵运等人作品,陶渊明等人平易自然之作则入选较少。作品划分的类别,则能反映汉魏以来文学发展、文体增多的历史现象。唐代以诗赋取士,士子必须精通《文选》。至宋代更有“文章祖宗”之说。 李密幼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便对蜀汉旧臣采取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然而,李密对蜀汉仍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这就使李密的“陈情” 困难。然而李密抓住“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古文观止》: “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我们今天读这篇文章,应从感情与政治两个方面来考虑它的内容和表现技巧,而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篇“以孝感人”的至文。 “察”指的是“察举”,这是汉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由丞相、列侯、刺史、郡守、国相等高级官吏作为推荐人,向中央政府荐举品行端正的人去做官。又根据被荐举者的个人情况(品行、才能)分别给予各种科目的名称,如孝(孝子)、廉(廉洁)、贤良方正(品行端正)、贤良文学(才能优异)、秀才等。这是西汉时期做官的一条重要途径。想做官的往往求人 察举 荐举,实际上被荐举的人中不少人是由世家大族互相吹捧、弄虚作假产生的,并不一定有真才实学。当时有民谣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秀才不识字。孝子赶出爹,民谣是对这种察举制度的莫大讽刺。 到了东汉时期,察举制度有了重大改革,首先规定被荐举的人一定要年满四十岁,二是被荐举的人要经过 考试后才能做官,三是规定郡守与国相按二十万人口选举一人的比例,每年荐举孝廉(这时两科合并了)若干人到朝廷参加考试,及格者方能授予官职.这已经有点像后来的科举制度了.到晋时,仍保留汉代的这种察举制,但办法和名额已不尽相同了。 险衅(xìn ) 行(xíng)年四岁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