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木鳖子探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木鳖子探究进展

中药木鳖子探究进展   作者:林慧彬 安芸 路俊仙 林建强 林建群 【摘要】 木鳖子始载于宋《开宝本草》。文章就木鳖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考察,主要涉及原植物研究、化学成分研究、炮制研究、药理作用等,并对其研究的热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木鳖子 鉴别 成分 炮制 药理 Abstract:The seed of 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 Spr. was first recorded in Kaibao Bencao in Song Dynasty. The article reviewed recent research in detail, which involved in variety, chemical constituents, the process of refining herbal medicine,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so on. Key words: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 Spr.; Identification; Composition; Process of refining herbal medicine; Pharmacology 中药木鳖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 Spr.的干燥成熟种子,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具有散结消肿、攻毒疗疮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痔瘘、干癣、秃疮等症[1]。木鳖子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四川、广东、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省[2],在南方大部分省区有栽培。木鳖子是一味有毒中药材,目前国内外对它的研究报道不多,对其有效成分、有毒部位及其作用机理还不十分清楚,很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就木鳖子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考察。 1 原植物及鉴别研究 木鳖子为多年生草质藤本,块根粗壮,叶片3~5掌状浅裂或深裂,果实宽椭圆形,较大,种子稍似鳖甲状,故有木鳖之称。木鳖子又称土木鳖,在商品名称上容易与番木鳖混淆。《本草求真》有:“木鳖子有二种,一名土木鳖有壳,一名番木鳖无壳。”木鳖子种子呈扁平近圆形,中间稍隆起,边缘有两列相对的锯齿状突起,全形似鳖。表面有凹陷的网纹。外壳破碎后,内有带灰绿色绒毛状薄膜的种仁[3]。番木鳖则为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 L.或云南马钱Strychnos pierriana A. W. Hill的成熟种子,种子呈圆形,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入,状如纽扣,密生茸毛,因似马之连钱,故又有马钱子之称。 木鳖子粉末特征主要有:石细胞形大,与星状细胞连接,形状不规则延长,界限不甚分明,壁波状弯曲,纹清晰,孔沟不明显[3]。 邹琦丽等[4]对木鳖子花粉进行了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比较了与罗汉果、苦瓜、河南赤爮等植物花粉形态的差异,具有鉴别意义。 2 化学成分研究 木鳖子含多量木鳖子皂苷(momordin),被水解后生成齐墩果酸和糖。将木鳖子甲醇提取物及50%的甲醇提取物用丁醇水分配,水层用聚苯乙烯系树脂精制并用逆相色谱法分离,结果得到2种皂苷Ⅰ、Ⅱ,在植物体内以羧酸盐的形式存在[5]。郭明全等[6]用电喷雾质谱方法测定了木鳖子皂苷的分子量, 并通过3种不同方式的多级串联质谱方法结合皂苷部分醇解产物和皂苷元的质谱, 进一步证实了文献报道的木鳖子皂苷的结构, 提出了该皂苷的电喷雾质谱机理。商慧娟等[7]将木鳖子皂苷进行酸水解,得到其次级苷,3-o-6’-o-甲基-β-D-葡萄糖醛酸丝石竹苷(3-o-6’-o-methyl-β-D-glucuronopyranoside of gypsogenin),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了含量测定,含量在0.15%左右。 阚连娣等[8]从木鳖子脂肪油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栝楼仁二醇、异栝楼仁二醇、5-脱氢栝楼仁二醇、7-氧代二氢栝楼仁二醇、β-谷甾醇、豆甾-7-烯-3β醇、豆甾-7,22-二烯-3β醇等化合物。并证明葫芦科植物的种子具有一些相同的化学成分。 木鳖子种仁含脂肪油约41.2%,油中含有29.02%的α-桐酸(α-eleostearic acid)组分[9,10]。丁旭光等应用GC/MS 联用仪,从木鳖子脂肪油中共鉴定出14 种脂肪酸, 占脂肪酸总含量的89.32% , 其中不饱和脂肪酸7种,占脂肪酸总量的41.91%。木鳖子中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19. 85%)、(Z) - 13- 十八(碳) 烯酸(21.62%)、11- 二十(碳) 烯酸(2. 10%) 为主[11,12]。 木鳖子中还有海藻糖(mgcose)[13]、α-菠菜甾醇(α-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