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右心室流出道心律失常有效消融靶点表现形式
右心室流出道心律失常有效消融靶点表现形式
作者:林加锋,林佳选,李嘉,季亢挺,李岳春,杨鹏麟
【摘要】 目的 :探讨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RVOTA)射频导管标测与消融有效靶点的表现形式。方法:167例RVOTA患者男60例、女107例,年龄(47.7±15.2)(15~78)岁。其中室性心动过速(VT)20例,室性早搏(PVCs)147例。单点穿刺股静脉后,将单根消融导管按需放置于右心室心尖部、流入道或流出道,行电生理检查、起搏与激动顺序标测和消融治疗,分析激动顺序与起搏标测有效靶点的表现形式。结果:消融成功160例,成功率达95.81%。激动顺序标测有效靶点心内电图较体表心电图QRS波起始点提早(33.41±3.23)ms。起搏标测有效靶点有以下表现形式:①起搏的QRS波群与自发PVCs至少11导联完全相同;②起搏标测时有2种形态略异的QRS波群,其中1种与自发PVCs的QRS波群完全相同;③VT时有2种形态略异的QRS波群,起搏标测的QRS波群与自发VT的1种QRS波群完全相同;④起搏标测时与自发PVCs的QRS波群12个导联完全相同,激动标测可见尖峰样、尖峰碎裂样或双电位。放电时PVCs或VT很快(lt;10 s)消失或终止;或PVCs增多或VT持续时间延长、频率增快,随即很快消失。结论:绝大多数RVOTA激动顺序标测有效靶点心内电图较体表心电图QRS波起始点提早应≥30 ms,起搏标测有效靶点除传统的起搏时QRS波群与自发PVCs形态至少11导联完全相同外,尚有多种表现形式,了解这些特征,有利于正确判断有效靶点,缩短标测、手术时间。
【关键词】 电生理学;室性心律失常;右心室流出道;导管消融,射频电流;有效靶点;起搏标测;激动顺序标测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常见于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的青壮年,且多发生于右心室流出 道(RVOT)。射频导管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简称室早,PVCs)和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VT)的技术已日趋成熟,文献报道的成功率为80%~100%[1-3]。本研究探讨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RVOTA)标测及消融时有效消融靶点的表现形式。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自2006年7月至2009年12月间采用单导管标测和射频消融治疗167例RVOTA,男61例、女106例,年龄15~78岁,平均(47.7±15.2)岁。其中室性心动过速(VT)20例,室性早搏(PVCs)147例。PVCs或VT的病程为2个月~36年,平均(3.3±4.7)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胸闷、食欲减低等症状,伴晕厥8例。常规12导联心电图见频发PVCs或VT,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形态(CLBBB),在II、III、aVF、V5~V6导联呈R型,多数患者胸前导联移行区在V3或之后,但有部分患者在V2或V2~V3之间。147例PVCs者动态心电图记录PVCs在(18 673±8 916)(5 042~56 982)次/24 h;20例伴RVOT短阵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单形或多形性VT未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入院后经体格检查、常规生化检查、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其中1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2例。其余165例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诊断为RVOT特发性PVCs 145例、特发性短阵或持续性VT 20例,冠心病伴RVOT PVCs 2例。
1.2 入选标准
所有入选者应符合以下入选条件[4]:①单源、频发PVCs(动态心电图示PVCs≥10 000次/24 h,症状严重者PVCs≥5 000次/24 h),包括联律性PVCs和短阵VT;②症状严重,心理压力大,明显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者;③无器质性心脏病背景或某些器质性心脏病(如高血压、冠心病);④无导致PVCs发生的一过性因素;⑤某些特殊人群(如参加高考、招工、招干体检者)的频发PVCs;⑥药物疗效欠佳,不能耐受药物的毒副作用或不愿接受药物治疗;⑦少数患者虽动态心电图示PVCs≤10 000次/24 h,但PVCs提前度较大,表现为R-on-T现象,或有反复晕厥及VT发作者,即使平素症状不重,亦为消融对象。同时排除以下情况:①严重心肺及肝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②病毒性心肌炎或心肌梗死病程lt;半年者;③脑卒中病程lt;半年者;④同时伴有恶性肿瘤者;⑤胸廓严重畸形者;⑥高龄(≥80岁)者。
1.3 心电图表现
167例RVOTA,其12导联体表心电图QRS波群呈LBBB图形,伴心电轴右偏+92 ~+134 °149例,不偏18例;I导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