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及控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及控制

十一、我市流感监测 1、目的 了解流感流行规律 发现流感病毒变异 预测抗原漂移趋势 及时提出预防控制对策,降低危害 2、监测单位 常年监测单位为市人民医院,本次禽流感时期扩大监测范围,包括中心级以上医院及宗汉镇、掌起镇14家医院。 3、流感监测病例 流感样病例:体温≥38℃,伴有咳嗽流涕或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4、监测单位日常工作 市人民医院:每周报流感病例监测周报表,并且每月完成采10份流感样病例标本的任务。由我中心送宁波CDC病毒分离。 其他监测单位:完成每周监测报表。 注意:当发现就诊流感样病例突然增多,或有明显的小范围聚集现象,要立即报告。 思考题  1、流感病毒的抗原漂移及抗原转换?  2、流感监测中流感样病例诊断标准是什么?  3、试述流感与普通感冒的鉴别诊断。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控制 慈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胡超云 2005年12月 一、概述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列入丙类。 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呼吸道 症状较轻、年老、体弱、婴幼儿易并发肺炎。流感病毒传染性强,发病率在诸多传染病中高 居首位。 二、病原学 1、流感病毒属正粘液病毒,呈球形,直径80~120nm,含单股RNA。 2、流感病毒根据其内部及外部抗原结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可感染多种动物,为人类的主要病源。20世纪发生的4次世界大流行,均由甲型流感引起。乙型及丙型流感相对较少,且仅感染人类。 3、根据病毒外膜抗原结构,H分为15个亚型,N有9个亚型,人类感染主要与H1、H2、H3及N1、N2亚型有关。针对H的抗体为中和抗体,可预防流感的传染,抗N的抗体不具有保护性,但能一定程度上限制病毒的复制,减少传染的严重性。 4、甲型流感最易发生变异,主要有2种形式:(1)抗原漂移:抗原变化相对较小,但出现频率较高,是一种量变过程,且有逐渐累积效应;(2)抗原转换:当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即形成了新的流行株,出现新的暴发流行,但其发生的频率较低。 5、流感病毒不耐热,对紫外线及常用消毒剂均很敏感。但对干燥及寒冷有相当耐受力,能在真空干燥或-20 ℃以下长期保存。人及动物甲型流感病毒有共同抗原成分,但彼此不发生交叉感染,一般需经过中间动物宿主先共同感染后,经重组发生抗原交换,则可感染人类。 三、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主要是病人及隐性感染者。甲型流感可能还有动物传染源,以猪为主,马、牛与鸟类亦有可能。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传染期一般为5天~7天。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通过说话、咳嗽、喷嚏散布至空气中,易感者吸人后感染。也可经接触毛巾、食具、玩具等日常物品传播。传播速度与人群密集程度有关。 (三)易感人群 除新生儿外,人群对本病普通易感。一般以5岁~20岁发病率较高。新型流感病毒出现时,各年龄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病后一周即可测出抗体,3~4周达高峰,1~2个月后渐降,1年后下降到较低水平。各型流感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而且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变异,故人群可反复患病。 (四)流行特征 1.甲型流感除散发外,易发生暴发、流行,甚至世界性大流行。小流行约每2~3年一次,大流行约每10~1 5年一次。乙型流感可呈暴发或小流行。丙型流感多为散发。 2.流感以冬、春季较多。流行常突然发生,2~3周内病例达到高峰,一次流行持续约6~8周。 四、临床表现 流感潜伏期一般1~3日,短者数小时,最长可达7日。流感的症状通常较普通感冒重,主要为突然起病,以高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为主,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相对较轻或不明显。少数病例可有腹泻水样便。发热3~5日后消退,但患者仍感明显乏力。 年幼及老年流感患者、原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受抑制的病人感染流感,病情可持续发展,出现高热不退、全身衰竭、剧烈咳嗽、血性痰液、呼吸急促、紫绀。双肺有干啰音,X线检查可发现多种肺部阴影等一系列肺炎表现。其病因有原发性流感病毒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以及混合性细菌病毒肺炎。前者抗生素治疗无效,多于一周内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继发细菌性肺炎常见于已患慢性心肺疾患者,常见病原菌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三型。 (一)单纯型流感 为最常见类型,急起畏寒,发热可达39℃~40~C、头痛、肌肉酸痛,显著乏力,咽干痛。时有鼻塞、流涕、喷嚏、干咳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征可见急性病容,颜面潮红,结膜充血,有时扁桃体红肿,但无渗出物,肺部可闻干哕音。体温可于2~3日内渐退,各种症状1周左右逐渐消失,但乏力可持续2周以上,体力恢复较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