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1讲 健康及社会心理学
* 文化特性及心脏病的关系有两种可能:一是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也比较强调竞争,鼓励A型人格的产生;二是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中,人们在经历压力时或许能够得到较多的来自他人的社会支持,从而对处理压力有帮助。 * 中国人的应对方式 针对问题的积极应对:如仔细考虑处理问题的对策、从他人那儿获得建议 否认与心理解脱:希望所遇到的事情没有出现,对问题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情感求助与宣泄:渴望寻求别人的安慰,向他人诉说自 己的苦衷等。 回避问题与转移注意:转移注意,尽量去做快乐的事情, 抛开此事不管等。 * (2)敞开心胸 James Pennebaker及同事用许多研究证明了敞开心胸的价值: 写创伤研究( Pennebaker Beale 1986):让大学生连续4个晚上花15分钟将他们自己发生的创伤事件写下来,这些创伤极为隐秘:比如遭到强暴等;对照组则是花同样的时间写小故事。 结果就短期而言,写创伤事件令人不舒服,这些人报告了较多的负性情绪,血压也升高;但就长期而言,在随后的6周内,这些人生病较少。 在其他的研究中, Pennebaker发现如果大一学生愿意将他们上大学之后所遇到的问题写下来,他们的健康状况会有所好转。 * 为什么敞开心胸可以改善一个人的健康呢? Pennebaker认为,刻意压抑或者遗忘创伤性的事件会消耗许多心理及生理能量,因此会制造压力。一个人如果必须不断抗拒自己去想到创伤事件,会对他的身体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出现。 另外,试图压抑这些想法可能造成一个后果,就是对这些想法产生偏执,结果反而更常想到这些事情(Wegner 1994)。将创伤事件写下来,或者告知他人,或许能够帮助他了解这些事情。 * (3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 社会支持有助于我们应对压力。Norris等人关于灾难后果的研究发现,最能够应对灾难的人是那些觉得自己拥有社会支持的人。 关于社会支持的跨文化研究:Bond (1991)发现 在强调依赖及集体主义的文化中,人们不容易出现跟压力有关的疾病——人们可以获得社会支持;而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则期许人们要靠自己——这种态度可能不利于健康。 James House对大学生的研究: 研究大学生在过去的两年中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比较获得社会支持少和多的人在以后12年中的死亡率,结果男性是2到3倍, 女性是1.5到2倍。 * David Spiegel等人关于乳腺癌患者的研究: 把患晚期乳腺癌的妇女随机分配到社会支持或者控制情境中。社会支持情境中病人每周跟医生或其他患者见面,讨论他们的问题及恐惧,控制组则得不到这样的支持。结果发现社会支持不但改善了患者的心情,减少了焦虑,而且平均延长了18个月的生命。 * Cohen及Wills(1985)提出的缓冲假设(Buffering Hypothesis)说明了在什么情境下我们才需要社会支持,在他们看来,只有处在压力情境中的时候,我们才需要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在两方面提供帮助:一是把事情看得没有那么严重,二是帮助你应对压力。比如你考试考砸了,最好的朋友在边上,可以帮助你处理这个问题。 * 3、健康预防 健康是社会心理学特别能够有所贡献的一个主题,除了帮助人们缓解压力之外,他也可以促进人们从事更健康的行为:例如戒烟,减肥,停止酗酒及药物滥用。民意调查显示,到1993年,美国人吸烟的比例为24%,是有史以来最低的),人们也开始避免吃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及通过乳房自我检查以避免癌症。 * 但一些新的问题也出现了:71%的美国人超重(中国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酗酒的比例提高,而运动减少,睡眠不足。有研究表明50%的男性及39%的女性大学生过量饮酒。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并为采取足够的预防措施。 我们如何说服人们改变健康习惯呢? * (1) 利用说服中的信息策略:强调获利或损失? Alex Rothman发现,强调损失及获利的策略作用机制并不相同:当你要说服民众做疾病检查时,最好使用强调损失的策略,强调不作的检查的损失;当你要说服民众从事预防疾病的行为时,最好用获利的策略,强调这些行为会有什么好处。他们发现,强调损失会提高女大学生检查皮肤癌的意愿,而强调获利的策略会提高女大学生使用防晒霜的意愿。 * (2)利用认知失调改变健康行为 Aronson、Fried及Stone(1991)关于安全套使用的研究:要求大学生在摄像机前就倡导使用安全套发表演讲,并告诉他们这些录像将会在高中生中播出。这样的演说会不会促使他们自己进一步使用安全套呢? 当大学生告诉别人要这样做,而自己却没有使用时,他们会产生认知失调:自己是一个伪善者,自尊心受到影响,为了挽回自尊,他们必须修正自己的行为,结果证明了这样的假设。 * 第11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