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阳明与蕺山过恶思想的理论关联-国立政治大学哲学学报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三十三期 (2015 年 1 月) 頁 149-192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陽明與蕺山
過惡思想的理論關聯—
兼論「一滾說」的理論意涵
陳志強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博士侯選人
地址: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馮景禧樓 4 樓
E-mail: keung523@
摘要
長久以來,學界對於儒學中惡的理論注目較少,而僅有的討論亦
大多只重點落在明末儒者劉蕺山的《人譜》之中。然而,若學者只注
意蕺山這個討論「點」,則或會誤以為蕺山的惡論在儒學傳統中是獨
樹一幟的孤例,甚或誤以為儒學過份樂觀地忽視了對於惡的問題的照
察。本文撰寫的目的便是從哲學史的向度溯源拉出蕺山惡論的理論
「線」索。筆者將會嘗試論證:一、陽明 與蕺山共同持守「理」「氣」
在「本原」狀態同一是善的觀點,而惡的出現只能訴諸本心的「流失」
狀態而言。二、蕺山在「惡的源起」與「治惡工夫」的議題上,皆有
投稿日期:2014. 07. 02 ;接受刊登日期:2014. 09. 15
責任校對:郭傑成、劉鎧銘
150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第三十三期
推進陽明之學處。本文希望能夠豐富學界對於蕺山(乃至儒學傳統)
惡論的理解,並幫助學界重新思考儒學傳統中的理氣、理欲、善惡關
係。
關鍵詞:王陽明、劉蕺山 、過、惡、一滾說、《人譜》
陽明與蕺山過惡思想的理論關聯—兼論「一滾說」的理論意涵 151
陽明與蕺山
過惡思想的理論關聯—
兼論「一滾說」的理論意涵
壹、前言
晚明儒者劉蕺山在《人譜》中對「過惡」的種類、成因、克治方
法都作了系統的論述,1 這部文獻無疑為學界探討儒學惡的理論提供
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學界對《人譜》乃至蕺山的惡論已論之詳矣,
. 本文的初稿先後在 2013 年深圳大學主辦的「第十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儒學
的當代發展與未來前瞻」與 2014 年中國文化大學主辦的「第八屆中國文化大學哲學
研究所校際研究生論文發表會」中報告,其間曾獲曾春海教授、陳佩君教授及其他
與會者惠賜寶貴意見。另外,《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編輯委員會及兩位匿名審
查人及波士頓大學的南樂山 (Robert C. Neville) 教授與白詩朗 (John H. Berthrong)
教授都提供了不少有助拙文修改的建議。筆者謹此一併向各位前輩學者致謝。又本
文為筆者博士論文《晚明儒學中「惡」的理論》成果的一部分,筆者多年承蒙業師
鄭宗義教授的鞭策與指導,是尤為感激的。
1嚴格來說,「過」與「惡」在概念上不盡相同。「過」可以指與道德無關的過錯和
超過道德標準而釀成的過失。《論語》中論及之「過」(如「改過」、「不貳過」、
「見其過而內自訟」等)乃主要針對糾正德性上的過失而言。後來宋明儒者如周濂
溪言:「孰無過,焉知其不能改?改,則為君子矣。不改為惡,惡者天惡之。」見
周濂溪,《周濂溪集》(北京:中華書局, 1985),卷5 ,〈通書一‧愛敬第十五〉,
頁 102 。蕺山亦嘗說:「過而不已,卒導於惡。」見劉宗周撰,戴璉璋、吳光等編,
《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語類十三‧
學言中〉,頁 501 。亦曰:「有心,惡也;無心,過也。」劉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