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my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课my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949.10——1956底 过渡时期 1956底——1966.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66.5——1976.10 文革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现在 改革开放新时期 ①.背景: 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①.背景: 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阅读思考:   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2、1953年,中共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规定这两任务 A、同时进行 B、先改造后工业化 C、同时完成 D、先工业化后改造 全民大炼钢 造成1959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苏联撕毁经济合同 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D、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 两年好转:1973、1975 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 巩固练习 1、“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2、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于  A、1949 B、1956 C、1966 D、1978 5.下列四幅图表中,最准确地显示“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 右边“摘棉花”的漫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 . “大跃进” B .人民公社化 c . “文化大革命” D .改革开放 “一乘卫星,驾火箭,十年规划,一年实现 ”“一天等于二十年,一年等于数千年”。对流行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的这些中国歌谣的正确理解是 ( ) A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B .鼓舞了人民群众的冲天干劲 C .提高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D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跃进产量高! 人民公社化运动 3、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文革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经济机构处于瘫痪    B、国民经济严重滑坡 C、经济取得一定的成就   D、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和制度被废除 C A A 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  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 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被炸毁的广州海珠桥 王崇伦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1956年中国试制成新型喷气式飞机 使天堑变通途的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 返回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初(1912-1919)—— 短暂的春天 (一战结束后)——迅速萧条 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 抗战时期(1937-1945) 抗战胜利后(1946-1949) ——夹缝中产生 ——初步发展 ——较快发展 ——日益萎缩 ——陷入绝境 清政府 北洋政府 国民政府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高中历史必修② 第四单元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材料一: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  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