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成人共同性斜视手术治疗美容疗效分析.doc

成人共同性斜视手术治疗美容疗效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人共同性斜视手术治疗美容疗效分析

成人共同性斜视手术治疗美容疗效分析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前者以眼位偏向颞侧,眼球无运动障碍,无复视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并伴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全身症状。   摘要:目的:观察成人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眼位、视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4月经手术矫正的78例年龄ge;18岁的共同性斜视患者,年龄18~54岁,平均27.5岁,行显微镜下水平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术后早期进行视功能训练,随访6~12个月,观察眼位、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眼位矫正满意,正位59例,占85.94%;欠矫18例,外观满意未再行二次手术;过矫1例,术后配戴压贴三棱镜,眼位矫正满意。术后经视功能训练,有47例患者视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占60.26%。结论:成人共同性斜视行斜视矫正术治疗后,眼位矫正,美容效果满意,有助于重塑患者的自信心和改善生存质量,部分患者通过训练还会有一定程度的视功能恢复。   关键词:成人共同性斜视;视功能;矫正;训练;眼位   斜视是眼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成人斜视患者因影响外观容貌,自我评价和定位、人际交往能力、职业发展等带来负面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斜视在成人中发病率约为5%[2],成人斜视多因儿童时期未重视,任其发展,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影响外观容貌,甚至危及身心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成人斜视患者追求容貌美观而要求手术治疗,现将近2年因共同性斜视来我院行斜视矫正手术治疗的成人患者(ge;18周岁)78例,做以下分析报道。   一、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78例,男42例,女36例,年龄18~54岁,平均(27.5plusmn;9.11)岁;病史12~50年不等;共同性内斜视26例,共同性外斜视52例(其中间歇性外斜视13例,恒定性外斜视39例);斜视角lt;50△者25例,ge;50△者53例;同时合并屈光不正43例、弱视26例、分离性垂直斜视37例、斜肌麻痹16例,斜肌亢进者32例,伴有“A”、“V”征者4例,眼球震颤者1例;术前检查所有患者均无远近立体视功能。伴有垂直斜视者经术前检查垂直斜视度均lt;10△,斜肌麻痹者无明显代偿头位,未行斜肌手术,仅行水平斜视矫正术,所有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术前检查:术前详细询问病史,检查视力(屈光不正者查矫正视力),裂隙灯,眼底镜,眼球运动,眼外肌功能,三棱镜,同视机检查三级立体视功能,近立体视(颜少明Titmus立体图检查立体视锐度,gt;800Prime;视为无立体视),眼位检查:角膜映光法、三棱镜加遮盖法分别检查33cm和6m的斜视角,根据三棱镜的斜视角度数设计手术量。   1.2.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常规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4次/d,滴用3d。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爱尔卡因表麻,2%利多卡因球结膜下局部浸润麻醉,使用德国 ZEISS-S88眼科显微镜手术,放大4~5倍,术中随时调整放大倍数,18~40岁患者选择改良Parks切口,穹窿部做球结膜切口,剪开Tenons囊,直达巩膜,勾住并充分暴露直肌,分离肌间膜与前Tenons囊、肌间膜与后Tenons囊及节制韧带。根据术前设计的手术量行肌肉缩短和/或后徙术,6-0可吸收缝线做双套环式缝扎肌肉并固定于浅层巩膜,打活结坐起观察眼位情况,调至眼位正位时结扎缝线。术毕整复对合结膜切口,如术中操作致切口过大或对位欠佳,用8-0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结膜囊涂氧氟沙星眼膏。对于40岁以上的患者,考虑球结膜易撕裂,行肌止端跨肌肉球结膜切口[3]。   1.2.3 术后处理:术后术眼常规换药。术后用药:左氧氟沙星、双氯芬酸钠滴眼液4次/d,睡前结膜囊涂氧氟沙星眼膏。术后前5d每天观察患者的眼位、切口愈合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周~6个月。术后早期同视机进行视功能训练,观察眼位、立体视功能。   1.3 疗效标准:参照斜视疗效评价标准[4],治愈:眼位基本正位(斜视角度lt;plusmn;10△);好转:斜视角度在plusmn;10△~plusmn;20△;未愈:斜视角度gt;plusmn;20△ 。   二、结果   术后眼位情况:治愈:59例(75.64%)在第一眼位获得理想眼位,如图1、图2所示,矫正后斜视度lt;plusmn;10△;好转:19例(24.36%)欠矫或过矫,矫正后斜视度在plusmn;10△~plusmn;20△。术后未发现眼部并发症。于术后6个月检查发现有47例患者视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占60.26%。典型病例如图1、2。   三、讨论   斜视是影响外观容貌的疾病,使患者在日常生活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