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某闭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工程量部分).pdf
某闭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工程量部分)
李 晶
东北煤田地质局155勘探队,辽宁 锦州 121000
摘 要:查明并评估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治理区地质环境问题
提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确定恢复治理工程量。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工程量。
Abstract: In order to identify and evaluat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mine construction and production activities cause and harm of geolog
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problems,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p
rotection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governance recovery scheme an
d determines the restoration project.
Key words: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geological environ
ment; restoration project.
一、矿山基本情况
1、矿区范围
矿山治理区位于凌海市大凌河镇四桶村西山 锦阜高速公路东侧 锦州——义县公路在
2
工作区北侧通过,交通极为便利,面积20184m 。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 121°17′47
″;北纬 41°08′37″。
2、矿山现状
矿山以露天方式开采,现已闭坑。
露天采区
二、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自然地理
a、气象、水文
矿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春季干旱少雨多大风,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夏季炎热
雨量集中;秋季少雨 日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冬季少雪 气候较为寒冷。最低气温-25℃
最高气温41.5℃,年平均气温8.9℃;年平均降水量710mm,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平
均蒸发量1190mm,霜冻期150天,冻土深度1.2~1.4m;最大风速24m/s。
矿区内没有大的河流,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
b、土壤植被
项目区植被覆盖率较高,可达50%以上。森林覆盖率较低,约为12.3%。以油松人工林
和刺槐人工林为主,荆条灌丛面积占较大比例,其次为白羊草灌草丛。
1
2、地形地貌
矿山位于辽宁西部山区 为冀北辽西低山丘陵区 山势总体较平缓 局部较陡 冲沟发
育。海拔高度60~30m,相对高差30m,当地侵蚀基准面标高30m。地表植被覆盖较好。矿
区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微地貌形态较简单,地貌条件简单。
矿山地貌
3、矿区地层岩性
区内出露地层单一 主要为太古界建平群大营子组 第四系主要由粘土、亚粘土、砂及
砾石等松散沉积物组成。厚度0.50~2.00m。矿床附近未见断裂构造存在 地质构造条件简
单。矿区内岩层稳定 构造、岩层均简单 岩石坚硬、无软弱夹层 故工程地质条件比较简
单。
4、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一种 即基岩裂隙水 构造裂隙水极少。区内地下水主要接受
大气降水补给 经迳流向下游排泄。年内地下水的水位变化规律与大气降水相关。区内水文
地质条件较简单。
三、治理区地质环境问题
治理区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少 通过地形测绘和场地踏勘 露天采区边坡坡
角大于60° 高度小于30m 露天开采形成较陡的边坡 地质灾害为崩塌 目前坡体稳定状
态为基本稳定 局部不稳定。由于地貌景观破损严重 矿山沿山的顶部开挖 破坏山体原有
地形地貌。
四、工程设计依据、原则、技术路线
(一)工程设计依据:
1、国土资源部发布DZ/T0223-201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
2、《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97)》。
(二)工程设计原则:
1、安全原则。以保障治理区稳定安全、消除地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