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护士在维持患者椎管穿刺体位中对椎管麻醉穿刺成功影响.doc

护士在维持患者椎管穿刺体位中对椎管麻醉穿刺成功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士在维持患者椎管穿刺体位中对椎管麻醉穿刺成功影响

护士在维持患者椎管穿刺体位中对椎管麻醉穿刺成功影响  摘 要:探讨患者体位对椎管穿刺成功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间500例硬膜外麻醉的胆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74例,对照组226例。试验组的患者在其麻醉穿刺时有巡回护士维持穿刺体位的稳定性。而对照组仅由麻醉医师一人操作、无巡回护士维持穿刺稳定体位。结果:试验组患者麻醉穿刺一次成功率99%,对照组麻醉穿刺一次成功率87%。采用χ2检验,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组首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毕业论文 关键词:椎管麻醉;体位;穿刺   随着现代麻醉技术在临床外科的广泛应用,椎管内穿刺麻醉因其不仅可为相应手术提供优良的手术条件,且费用较全身麻醉低,仍是基层医院外科上腹部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由于选择穿刺的平面是下胸段,患者采用侧卧膝胸位。我们知道良好的体位是麻醉穿刺成功的关键,但实际工作中因患者紧张及疾病等原因常出现摆体位时间过长、体位不理想、麻醉穿刺过程中体位变动等情况,影响麻醉穿刺成功率。因此笔者收集我院2008年1月1日00:00~2009年12月31日24:00期间进行硬膜外麻醉实施胆囊切除术患者共计500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确保麻醉医师一次穿刺成功的最佳方法,现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对象:选择2008年1月1日00:00~2009年12月31日24:00在手术室行胆囊切除术进行椎管穿刺的患者500例,年龄14~82岁.其中试验组274例,男126例,女148例,年龄14~74岁,平均42.56岁;对照组226例,男103例,女123例,年龄19~82岁,平均45.14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体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按手术月份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出双月份手术的患者进入试验组,单月行手术的患者进入对照组,即2、4、6、8、10、12月份手术者入试验组,1、3、5、7、9、11月手术者入对照组。  1.2.2 实施方法:①试验组采用的方法:有巡回护士配合维持穿刺体位的稳定性。患者取侧卧位,护士站在患者腹侧面,协助患者屈躯、两手抱膝、大腿贴近腹壁、头尽量向胸前部屈、腰背部向后弓成弧形,使脊突间隙张开、便于穿刺;背部与床面垂直、并平齐手术台边缘、避免前俯或后倾、以利于穿刺操作[1]。巡回护士始终站于患者的腹侧床旁,一手扶于患者的头颈部,一手扶于患者的双腿固定患者,防止其扭动。②对照组采用的方法为:仅由麻醉医师一人操作、无巡回护士维持穿刺体位稳定。患者按上述方法取侧卧于手术床的边缘,头部垫枕,两手抱膝,大腿贴近腹壁,头部尽量向胸部屈曲、使腰背部向后弓成弧形,尽量使脊柱弯曲,脊柱间隙张开,便于穿刺,背部与手术床面垂直,平齐手术台边沿。嘱患者保持体位,不能动。 以上两组摆好体位或暴露穿刺部位,选择麻醉穿刺节段T9~T10间隙间的某一点。用碘复原液消毒皮肤、待干、常规铺巾,局部浸润麻醉,破皮后行硬膜外穿刺。穿刺针穿过黄韧带时根据阻力的突然消失,负压的出现,及回抽无脑脊液等现象置管。置管通畅、液柱下降快,固定麻醉导管。协助患者平卧,观察麻醉效果。  1.3 数据处理:数据资料录入计算机采用Excel2003建庫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组间可比性对比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间的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采用两种方法首次成功率统计情况见表1。  表1 两方法成功率情况组别 例数 首次成功数 2次及以上成功数 论文代写 首次成功率(%) 试验组 274 271 3 论文代写 99 论文代写 对照组 226 196 30 毕业论文 87 论文代写 合计 500 467 33  注:x2=29.803?,查χ2界值表得Plt;0.005  3讨论  我们知道硬膜外麻醉的作用机制是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间隙后,沿硬膜外间隙进行上下扩散,部分经过毛细血管进入静脉;一些药物渗出椎间孔,产生椎旁神经阻滞,并沿神经束膜及软膜下分布,阻滞脊神经根及周围神经;有些药物进入根蛛网膜下腔阻滞脊神经根;还有些药物直接透过硬膜及蛛网膜进入脑脊液中。虽然意见种种,但多数认为硬膜外阻滞时,局麻药经多途径发生作用,其中以椎旁阻滞,经根蛛网膜绒毛阻滞脊神经以及局麻药通过硬模进入蛛网膜下腔产生延迟的脊麻为主要作用方式。由于胸椎脊柱的特点及患者的心理因素我们进行如下讨论:  维持患者体位的必要性。穿刺时患者抱膝屈膝程度影响麻醉穿刺:脊柱上位于上下两棘突之间的间隙是椎管内麻醉的必经之路。从胸4椎至胸第12胸椎,棘突呈碟瓦状排列,穿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