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双核席夫碱化合物合成及荧光活性探究.docVIP

新型双核席夫碱化合物合成及荧光活性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型双核席夫碱化合物合成及荧光活性探究

新型双核席夫碱化合物合成及荧光活性探究  作者:张铭钦袁泽利娄方明吴庆胡庆红 【关键词】双核席夫碱合成荧光活性   AbstractAnovelbinuclearSchiffbaseligand(H4L)anditszinc(II)complexehasbeensynthesizedfromthereactionofN,N,N,N’tetra[2(2aminoethylamino)formylethyl]ethylenediamineandsalicylaldehyde,andcharacterizedbyelementalanaysis,1HNMR,IR,UVvisspectrophotometryandmolarconductance.ThefluorescenceactivitiesinDMSOofSchiffbaseligandandzinc(II)complexewerestudied.   Keywordsbinuclearschiffbase;synthesis;fluorescenceactivity   多核席夫碱其金属配合物由于在抑菌、抗癌和抗病毒的生物活性、催化、磁性材料、半导体和生物无机化学等领域的重要作用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1~6]。己知欲形成双核或多核配合物,需要有利的配体和中心离子,如高电荷,具有一对以上孤对电子且能起桥联作用的给予体原子,以及合适的实验条件等等。本研究利用合成的具有柔性链N,N,N,N’四[2(2氨基乙氨基)甲酰基乙基]乙二胺联结水杨醛形成具有八齿席夫碱化合物(图1),其分子内含多个给予体原子(N,O),利于形成多齿席夫碱化合物。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PerkinElemer240型元素分析仪;BioRad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4000~400cm-1,KBr压片法);Ry2型熔点仪(温度计未校正);MercuryVX300型核磁共振仪(300MHz,TMS内标,DMSOd6为溶剂);UV256FW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CarryEclipse荧光光谱仪;DDS11A电导率仪。   水杨醛,乙二胺,丙烯酸甲酯及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N,N,N,N’四[2(2氨基乙氨基)甲酰基乙基]乙二胺按文献[7]方法合成。   1.2席夫碱配体H4L的合成 将0.01molN,N,N,N’四[2(2氨基乙氨基)甲酰基乙基]乙二胺溶于50mL乙醇中,加热回流,慢慢滴加含0.04mol水杨醛的20mL乙醇溶液,于45min内滴完,继续反应2h,冷却过夜,得黄色固体,过滤,用乙醇洗涤,用乙醇:石油醚(V:V)=1:1重结晶,得黄色片状晶体。   1.3双核席夫碱锌配合物的合成 将0.25g(1mmo1)配体H4L及0.22g(1mmo1)Zn(OAc)2·2H2O分别溶于适量甲醇中,将铜盐的甲醇溶液在搅拌下滴加到配体的甲醇溶液中,搅拌回流4h,减压浓缩冷却后过滤得棕色粉末。分别用热甲醇、乙醚洗涤数次,真空干燥即得产物。   2结果与讨论   2.1元素分析 配体及其配合物的C、H、N元素分析数据见表1。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测数据与计算值基本相符,可确定配体的组成为C50H64N10O8(H4L),当配体与金属离子反应时,H4L失去四个质子与锌(II)离子配位形成配合物Zn2L,配合物的组成为Zn2C50H60N10O8。表1席夫碱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元素分析数据(略)   2.21HNMR分析 配体及其配合物的1HNMR分析数据见表2。在1HNMR谱中,配体(H4L)苯环上的OH质子的δ在13.37处,当形成锌配合物该质子的δ消失,说明锌与配体配位生成锌配合物。配体和锌配合物的特征N=CH质子的δ均在8.5附近[8,9],表明连接4个席夫碱单元间烷基链对苯环质子、酚羟基和N=CH质子的化学位移没有影响。CH2质子的δ以及链中NH质子均2.49~3.912附近,该质子在相应的化学位移处均单峰,表明所处化学环境相同。苯环质子的δ在6.835~7.419附近。表2席夫碱化合物的化学位移(略)   2.3IR谱分析 配体及其配合物的IR谱分析数据见表3。配体的IR光谱在3250~3440cm-1区域内有一弱吸收的υNH振动峰,归属于苯环上邻位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和原料中的NH存在,在1700cm-1附近原料中醛的υC=O振动峰变成1630~1640cm-1范围很强的υC=N伸缩振动峰,表明醛基已同胺基缩合生成了席夫碱。在2930~2950cm-1和2850~2880cm-1范围内,分别出现了烷基链接亚甲基υas,CH2和υs,CH2振动吸收,表明配体H4L及其配合物中存在烷基,在1550cm-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