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doc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  【摘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NICU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了总结,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对策 新生儿是医院感染高危人群。新生儿具有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的生理、病理特点,且新生儿监护室患儿多合并较严重的原发病,致使其免疫功能更为低下,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1]。早产儿感染难以避免,并且孕周越小,感染发生率越高,且易形成暴发。有调查表明,在我国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中,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暴发占了整个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60%[2],尤其是近年来发生数起重大医院感染事件导致患儿死亡,给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和精神损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社会上引起恶劣影响,对医院也造成巨大打击。现就相关方面进行探讨。 1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又称院内感染即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或医护人员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并产生临床症状,临床上将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称为院内获得性感染。由于新生儿是组特殊人群,出生前和分娩时可能感染母亲体内的微生物,因此根据新生儿感染出现症状的时间,将新生儿分为早发性感染和迟发性感染。早发性感染指生后3天内的感染,感染源多来自母体。迟发性感染指3天以后住院患儿的感染,感染源多来自医院内[3]。美国国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育研究所(NICHD)认为新生儿院内感染是指新生儿生后3天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的临床症状的感染。 2新生儿N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2.1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由于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并伴有严重原发病,免疫功能极低下,皮肤不能提供有效屏障,这类群体是NICU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 2.2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重视程序不够,手卫生依从性差 2.2.1手卫生概念不深我科对新生儿NICU医务人员进行了调查,观察人员现场暗访,观察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结果表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医院感染知识缺乏,洗手指征不清楚。大部分医生在查房过程中自始至终不曾洗手,护士在进行治疗操作中、喂奶中、更换尿裤中也忽略两例患儿之间需要洗手这一环节,常常是完成一项整个操作过后才洗手。部分医务人员认为NICU入室前洗手较重要,而入室后两个患儿操作之间不够重视,认为只要换好衣服、戴好口帽就行了,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之间没有直接相关性,对手部卫生观念淡漠,手部污染可能导致医院感染认识严重不足。 2.2.2工作忙碌顾不上洗手有的医护人员即使了解手卫生的重要性,但当情况紧急或工作繁忙时,往往无暇顾及手卫生,认为带手套可以替代洗手。他们在上厕所前、下班前、吃饭前洗手依从性高,但对正确洗手六步法、应持续洗手时间了解不够。 2.2.3担心洗手液伤害皮肤部分医护人员担心长期大量使用洗手液会造成皮肤粗糙、脱皮等不良反应。 2.3置管及消毒 急救技术快速发展,提高了先天缺陷及早产儿的生存质量,NICU中置管技术的应用以及NICU消毒不严。如治疗用品暖箱、监护仪消毒不到位,配奶操作有污染,新生儿沐浴发生交叉感染,消毒液不合格或过期等也是N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之一。 2.4频繁和预防使用抗生素可导致患儿菌群失调及耐药菌株产生,增加新生儿医院感染风险。 3NICU医院感染的对策 3.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制度科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制定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制度、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原则、方法。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督促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科室也应加强自身管理,不定期检查NICU消毒隔离及手卫生的落实情况。严格按照手卫生技术规范比照督查,对违反手卫生制度的医务人员按规处理,强制性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意识。  3.2加强NICU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4]、《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自我防护、6步洗手法,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甄别与诊断水平,做到四早。每半年对NICU医务人员进行一次医院感染知识及手卫生规范的考核。 3.3为NICU提供合格的洗手设备落实手卫生硬件设施,处处有卫生标志、全员动员起来,营造手卫生氛围[3]。在NICU洗手池、医护办公室、治疗室、配奶室等处处有手卫生警示标志,提高全员手卫生意识,规避错误手卫生观念。要求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严格规范洗手。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手,取适量手消毒剂于掌心严格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不断改善洗手设施,所有洗手池采用感应式水龙头,取消固体肥皂改为液体肥皂。在治疗车和每个床头配备快速手消毒剂。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是保证NICU医护人员能坚持执行手消毒的一个重要手段,可采取壁挂式、口袋装等,从而方便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