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旱柳叶化学成分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旱柳叶化学成分探究

旱柳叶化学成分探究   作者:杨明, 葛友群, 曾宪仪, 彭晓俊 【摘要】   目的 分离、鉴定旱柳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提、醇沉,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得到3个化学成分,运用IR,UV,Ms,1H-NMR和13C-NMR等光谱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儿茶酚(Ⅰ),木樨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大黄酚(Ⅲ);用TLC法检查出大黄素甲醚(Ⅳ)。结论化合物Ⅰ、Ⅱ、Ⅲ、Ⅳ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关键词】 旱柳叶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Abstract:ObjectiveTo isolat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leavs of Salix matsudana Koidz. and to identify their structures. MethodsThe compounds were separated by means of extraction, chromatography on silica gel,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analyses (IR, UV, Ms,1H NMR,13C NMR,)and TLC.ResultsFour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leavs of Salix matsudana Koidz. They were identified as catechol(Ⅰ),luteoli-7-O-β-D-glucopyranoside(Ⅱ),chrysophanol(Ⅲ),physcion(Ⅳ).ConclusionCompoundⅠ~Ⅳ were isolated from S. matsudana for the first time.   Key words:Salix matsudana Koidz. ; Chemical constituents; Identity 旱柳叶为杨柳科植物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 的干燥叶,具有祛风除湿,清利湿热的功效[1],是治疗肺结核及抗呼吸道感染药复方柳菊片主要成分之一。对旱柳叶的化学成分研究张晶等[2]报道了3个黄酮苷,即芹黄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木樨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和木樨草素-3′-甲醚-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未见其它文献报道。为了建立本药品的质量控制技术,我们对其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儿茶酚(Ⅰ),木樨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大黄酚(Ⅲ),用TLC法检查出大黄素甲醚(Ⅳ)。以上成分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1 仪器与材料 Yanaco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计未校正);IR用NICOLET 460和 Spectrum One富立叶 红外光谱仪测定;UV用PE lambda 12紫外光谱仪测定;ESI-MS用Agilent 1100 LC/MSD Trap SL 型质谱仪测定; 1H-NMR和13C-NMR用buruck-400核磁共振仪测定,薄层色谱硅胶和柱色谱硅胶(160~200目)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溶剂均为分析纯。实验药材采于河南焦作地区。    2 提取与分离 取旱柳叶细粉加去离子水,摇匀,置沸水浴上加热提取3次,2.5~3 h/次,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6 ,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一夜,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以适量柱层析硅胶拌样,进行硅胶柱层析,分别以①石油醚∶醋酸乙酯(10∶3); ②石油醚∶醋酸乙酯(1∶1)洗脱。将①洗脱部分经硅胶柱分离得化合物Ⅰ,将②洗脱部分经硅胶柱分离得化合物Ⅲ,母液中用硅胶薄层法检查出化合物Ⅳ。再取出硅胶柱上端残留样品,挥干溶剂,加入预先处理好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中,分别以水、50%乙醇和95%乙醇洗脱,50%乙醇洗脱部分经硅胶、聚酰胺柱层析和95%乙醇重结晶,得化合物Ⅱ。   3 结构鉴定   3.1 化合物Ⅰ白色结晶,mp 105~106℃;三氯化铁反应阳性,UVλMeUHmaxnm:216,278;IRKBrmax(cm-1):3 455,3 320(-OH), 3 050(Ar-H) ,1 620,1 600,1 520(Ar),1 470,1 365,1 275,1 250,1 190,1 095,1 040,860,750,635;1H-NMR谱(CDCl3)δ:6.83 和6.75二组对称的多重峰。以上光谱数据与sadtler标准图谱中儿茶酚一致,故鉴定为儿茶酚。   3.2 化合物Ⅱ淡黄色无定性结晶,mp 26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