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13-人教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13-人教版-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3 人教版 对应学生用书P255 一、选择题 1.(2012宣威模拟) 诗歌:“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址同。”(节选自1683年康熙帝的《中秋日闻海上捷音》)这里的“捷音”是指(  ) A.郑成功击退荷兰殖民者 B.清军平定三藩之乱 C.施琅水师成功进军台湾 D.清王朝设立台湾府 解析:注意该诗写作时间“1683年”。郑成功于1661年击退荷兰殖民者,1662年收复台湾;清军平定三藩之乱中的“三藩”指云南、福建、广东,不符合“水犀军指岛门空”;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发生在1684年。1683年,清廷命施琅水师进军台湾,由此台湾纳入清朝版图,康熙帝接到捷报正值中秋,欣然命笔,故C项正确。 答案:C 2.清朝前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①各民族间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边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②国力强盛,政局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 ③有效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军事侵略 ④坚决粉碎了各种分裂国家的活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发生在鸦片战争及其以后,而清朝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与当时的政局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打击分裂势力等密切相关,故排除③,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④。 答案:C 3.(2012黄冈模拟)“改土归流”是我国古代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和控制的一项重要制度,下列关于“改土归流”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实行,康熙年间大规模推行 ②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③改变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 ④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改土归流”大规模推行是在清朝雍正帝时期,故排除①,应选B。 答案:B 4.(2012石家庄检测)乾隆帝说:“至于衣服制度,不妨仍其旧俗,若因归降天朝,必尽用天朝服色,势亦有所难行。尔等习惯自然,一时岂能骤易?且将旧时衣服尽行弃置,亦殊非爱惜物力之道。即朕所颁赐物件,亦止善为收贮,传之子孙,惟来京朝觐,暂时服用。”由此可见,其实行的少数民族政策是(  ) A.断发易服        B.因俗而治 C.改土归流 D.定期朝觐 解析:A项史实错误,C、D两项材料不能反映。注意“至于衣服制度,不妨允其旧俗”,体现的是“因俗而治”,故B项正确。 答案:B 5.(2012湖北八市调考)明朝郑和下西洋后,“皇帝下诏禁止海外远征,并强迫立即执行这一命令。这一诏书之所以可行,是因为中国商人缺乏西方商人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材料所述现象实际上是由于中国(  ) A.自然经济根深蒂固 B.闭关锁国政策所致 C.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D.重农抑商源远流长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推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是推行“海禁”政策的发展和结果,排除B项。A、C、D三项都是推行“海禁”政策的原因,但C、D两项又是由A项决定的,故A项正确。 答案:A 6.邮票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右面这枚蓬莱首发的戚继光纪念邮票给了我们无尽的遐思。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倭患源于西方新航路的开辟 B.戚继光最早率戚家军在蓬莱抗倭 C.戚继光取得台州抗倭的胜利 D.戚继光与岳飞同为民族英雄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明清时期巩固边防的斗争。倭患源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奸商勾结倭寇,A项错误;戚继光在明末最早被派往浙江抗击倭寇,在台州九战九捷,B项错误;岳飞抗击的是中华民族中的一支——女真族,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D项错误。 答案:C 7.(2012枣庄模拟)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搜集到史料“(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明朝时期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代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解析:根据“易私贩”,说明明朝时期存在民间的海外贸易,A项不符合史实。B、D两项材料现象不足以体现,抓住“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判断C项正确。 答案:C 8.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共60卷,分12门。其中,“救荒”一门篇幅几乎占全书的1/3,这表明(  ) A.当时农业落后 B.当时政府关心灾情 C.作者关心民间疾苦 D.农民起义频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政全书》中的民生思想。由“‘救荒’一门篇幅几乎占全书的1/3”可知,作者强调“救荒”的重要性。由此可得出作者非常关心民间疾苦,故选C。其他三项均不能体现这一思想。 答案:C 9.(2012泸洲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