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章6病因病机(ymm)
2.痰饮的形成 脾运化津液,肺通调水道,宣发津液,肾气化水液,三焦是气和水的运行通道,痰饮的形成与肺脾肾三焦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虚水泛为痰”。 3.痰饮的病症特点 ⑴阻滞气机,蒙蔽心神 痰饮停肺则咳嗽、喘促,流注经络则肢体麻木,痰迷心窍则昏迷、痴呆。 ⑵致病广泛多端 痰饮随气而行,无所不至。痰在胃则 脘腹胀满,痰在肌肤则水肿,痰在胸胁则胸胁胀痛。 其病症特点可概括为咳、喘、悸、眩、呕、满、肿、痛八大症状,同时结合舌苔厚腻、脉弦滑等进行综合辩证。 (二)瘀血 1.瘀血的含义 凡是血运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以及溢于脉外,未能及时消散的“离经之血”,均称为瘀血。 2.瘀血的形成 (1)气虚,运血无力和摄血无力形成瘀血; 气滞,气滞血瘀; 血寒、血热,寒则血凝,热则血涸 (2)外伤出血,或气虚失血,或血热妄行等内外伤原因造成血离经脉,停积于体内,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体外而成。 3.瘀血的致病特点 瘀血致病,易于阻滞气机,影响血脉运行和新的血液生成,病位固定,病症繁多。 4.瘀血的病症特点 (1)疼痛 痛如针刺、拒按、痛处不固定、得温则减、遇寒加剧、昼轻夜重。 (2)肿块 刺痛或绞痛、位置固定、拒按、按揉不消散。 (3)出血 瘀血性出血,血色多呈紫黯,或兼夹血块,如咯血、呕血、崩漏等。 (4)发绀 瘀血日久,多见局部青紫或唇甲青紫,甚至皮肤发绀,舌质紫暗,有瘀斑或瘀点。 (5)其他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脉涩或结代 病机: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 正邪相争、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是常见的基本病机,是机体对致病因素所产生的最基本的病理反应。。 二、 病 机 正:人体的机能活动;抗病、康复能力。 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邪正盛衰: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多发生的盛衰变化。 邪气侵犯人体后,正邪相争,一方面是邪气损伤机体的正气;另一方面是正气对邪气的抗御、祛除作用,以及正气的康复能力。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即是疾病过程。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邪正盛衰 2、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机体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 病因素导致是阴阳失去相对的协调与平衡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阴阳失调作为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是脏腑、经络、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及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的概括。 3、精气血的失常 精气血的失常,包括精、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生理功能的异常,精、气、血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等病理变化。精、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人体精气血失常,必然会影响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而发病。 气的失常:气机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失去平衡协调。 (一)气滞 气机郁滞而流通不畅,如肝气郁滞、脾胃气滞。 (二)气逆 气的上升过度,或下降不及,而致脏腑之气逆上。如肺气上逆出现咳嗽喘息,胃气上逆出现恶心呕吐。 (三)气陷 在气虚的情况下,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胃下垂、脱肛。 (四)气闭 气的运行阻滞如窒息。 (五)气脱 虚脱 4、津液代谢失常 津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主要与肺、脾、肾、三焦等的生理功能有关,其核心是气对津液的作用。如果肺、脾、肾等有关脏腑生理功能失常,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去平衡,气化功能失常即可导致津液代谢失常,主要包括津液不足及津液在体内滞留的病理变化。 作业 六淫的性质与致病特点 谢 谢! 薛霁 第六节 病因病机 教 学 目 标 掌握:六淫的性质与致病特点。 理解:饮食致病的原因,劳逸致病的原因。 了解:七情致病特点、痰饮及瘀血致病特点、病机。 一 、病 因 病因: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邪气”。 病因病机: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 (一)六 淫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又称“六邪” 六气:风、寒、暑、湿、燥、火自然界的六种正常气候,当气候异常或人体正气不足时,“六气”转化为“六淫”而成为致病因素。 内生五邪: 因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津液失调所产生的类 似于风、寒、燥、湿、火的证候。多属内伤所致。 致病特点 (1)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而入。 (2)季节性: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 (3)区域性:与居住和工作环境有关。沿海多湿病,西北高原多寒病,高温环境工作多燥病和火病。 (4)相兼性:可单独致病,两种以上同时致病。如风寒袭表、风寒湿痹。 (5)转化性 :可相互转化,寒湿化热。 1、风邪 风是春天的主气。风邪是六淫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为阳邪:风邪具有轻扬、升散、向上、向外的特性。 其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脑出血合并脑疝的观察与护理.docx VIP
- 2025年福州市鼓楼区国有资产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二氯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 VIP
- 初中生物新教材培训心得.pptx
- 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本章教材分析.docx VIP
- (新教材)2025年秋期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核心素养教案(第1单元)(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docx
- 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部署会上,校长讲话:开局靠状态,落地靠实干,前行靠合力!.docx VIP
- 《物理科普阅读》课件.ppt VIP
- 成都产业集团笔试真题及答案.pdf
- 九年级开学班会开学第一课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