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章 中国文化的地学分析
咸宁学院 刘成武 文化的相关概念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所谓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狭义的文化则多指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道德观念等,也就是所谓精神文化。 从地理学角度看,中国文化是指发展于今天中国版图之内的,或在历史上曾经属于中国版图之内的一切文化现象、文化成就。它的覆盖范围甚至包括受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即所谓的“汉文化圈”。 从历史学角度看,中国文化是历经数千年而未有间断的连续统一体,既包括远古文化、文明发展史进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也包括不断发展创造出来的新文化。它是历史传统与现实创造的辩证统一。 在此基础上也形成了中华民族“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性格,中华文化“实用--经验理性”的基本精神。 (三)汉族聚居于平原和丘陵,少数民族多分布于山地和高原 以农耕为主、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民族分布部位较低 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分布部位较高 尚以游耕游牧甚至刀耕火种方式为主,经济文化最落后的民族分布部位则最高 汉族主要聚居于海拔200~700 m的盆地和河谷平原及丘陵区 土家族、苗族分布在400~1 000 m 傣族、布依族集中分布在700~1 500 m 彝、羌、纳西、傈僳等族居住在1 500~2 500 m 藏族则分布在3 000~4 500 m的高原上 四川省案例 (四)城镇人口的民族构成比乡村复杂 在汉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于城市,乡村较少。 上海12个市区民族成分最多的达35个, 北京的市区民族成分有56个; 民族成分最单纯的是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和藏北高原,其中6县都仅有藏、汉两个民族成分,是全国人口民族构成最简单的地区。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汉族主要集中于城市,乡村较少。 四、中华民族文化区形成的原因 (1)自然因素:由于人类起源的地区不同,不同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不同区域居民的不同经济生活、不同的风俗习惯. 如北部和西北长期形成的干燥多风的荒漠条件、大面积的草原,促使这一地区的居民多实行游牧经济,形成游牧民族,从而“逐水草而居”,食牛羊肉,饮奶茶,居帐篷,善骑射,耐寒冷,性格刚毅而剽悍,音乐高亢而苍凉,这些成为高原地区居民的共同特征。 (2)人种因素:在中国人中,以蒙古人种居多,但也有部分为马来人种。在西北地区,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属突厥人种。由于人种的区别,造成各民族不同的体貌特征、语言等等的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 (3)人为因素:包括政治的、文化的因素等。比如长城的修筑,虽出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却也成为民族文化区的阻隔标志;又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倡导“夷夏之防”的大汉族主义政策,往往导致“打出去”,而非“请进来”的策略,迫使一些少数民族长期退居于某一文化落后或相对隔绝的地区,更容易形成聚居。 五、中国的宗教信仰与宗教文化区 世界最基本的宗教是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印度教、道教等,前三者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后三者起源于南亚和中国。 犹太教徒装束 在几千年中,中国宗教信仰的空间分布是频繁变动的。 比如“万物有灵”观念,原是很多原始部落所共同的信仰,其中包括动物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化,这种信仰的分布范围日益退缩,现多分布在我国东北和西南地区的高山密林地区。中国宗教分布的变动结果往往与民族文化特性的保持有着密切的关系。 伊斯兰教的情况也颇类似。当初自唐代传入中国时,教徒大多只是阿拉伯侨民,信仰范围以作为贸易口岸的泉州、扬州为主。 基督教在中国的情况较特殊。虽经唐代、元代、晚明的几次传入,但都为统治者所禁。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今,在广大汉族文化区内,很难划分出明晰的宗教文化区,几乎没有某一个地区集中信仰佛教、道教或基督教,这与广大西方国家、阿拉伯国家或是信仰东正教的东欧国家有较大不同。 汉族地区的意识形态明显受儒学思想的支配,但儒学思想很难说是一种宗教。 中国的东半部大体可以被视为无宗教文化区或世俗文化区。 无论如何,宗教和自然界总是通过人的中介相互影响。在华北和西北干旱的地区,祈雨的现象是常见的;在沿海地区和江湖流经的地区,海神和各种水神崇拜也就很普遍了。 佛教戒杀生,摩尼教主张吃素,会在种程度上影响人类对自然界索取的种类和方式;特别是佛教、道教等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对自然的退让,而基督教宣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相互独立,人征服自然界是上帝的安排等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人地观。 第三节 区域文化 一、中国区域文化的形成 在新石器时代,根据所发现的考古遗址,大体可以划分为黄河流域文化区、长江流域文化区、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