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郭沫若.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讲-郭沫若

中国现代文学 第五讲 郭 沫 若 郭沫若(1892-1978) 原名开贞,号尚武、鼎堂。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史学著作《十批判书》等。 “甲骨四堂” 王国维,号观堂; 罗振玉,号雪堂; 董作宾,字彦堂; 郭沫若,号鼎堂。 艺术渊源:泰戈尔 泰戈尔以其富于东方情趣的、回归自然的小诗,影响了郭沫若早期的诗歌创作。 艺术渊源:惠特曼 作为一位美国诗人,惠特曼传达出来的是美利坚民族青年时代的昂扬向上的民主精神,以及进取向上的激情——狂飙式的激情;艺术上是自由诗,采用独特的散文化的形式,却又内在的旋律。在惠特曼的影响下,郭沫若的“大诗”呈现出鲜明的豪放气质。 郭沫若笔下的自然最初是优美、静谧的,以后转向壮美和变化无穷,恰恰是经历了泰戈尔到惠特曼影响发展的轨迹。 艺术渊源:歌德 郭沫若曾翻译歌德的代表作《浮士德》。作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歌德赋予郭沫若诗作以理性与哲思。 艺术渊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 诗歌的主人公是“大我”,以反传统、反现实的姿态,通过歌颂自然对抗物质文明。在感情表达上直抒胸臆,是真正意义上的抒情诗——心灵的歌唱。 英国诗人:雪莱与济慈 郭沫若、宗白华、田寿昌(汉)《三叶集》 诗集《女神》 1921年8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女神》开一代诗风,标志着中国新诗的建立,为中国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在艺术形式上划出明确界限,标志着中国现代诗歌在形式上开始走向成熟;其狂飙突进的思想与艺术风格,反映了“五四”时代的精神。这也是《女神》在当时产生极大反响,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原因。 《凤凰涅槃》 《天狗》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天狗》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天狗》 我啃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1920年1月30日 《立在地球边放号》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破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1919年9、10月 《女神》中的意象 太阳55次、日出9次、大海怒涛14次、烈火27次、热血5次;残月1次、夕阳1次。 《女神》的抒情主人公分析 1、勇于突破创新的“五四”时代觉醒的民族形象; 2、热烈执著地追求革命理想与个性解放; 3、胸襟博大,雄视整个世界与全人类; 4、充满了崇拜自我的现代感和乐观精神; 5、这是“五四”时期诗人自我灵魂与个性的真实袒露,也是中华民族时代觉悟的自我形象;是民族与作家心灵的和谐统一。 《女神》在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和贡献 1、创造了全新的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诗人把整个大自然都作为自己的抒写对象,构成了囊括宇宙万物的极其壮阔的形象体系。诗的抒情性与个性化的本质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与加强。 2、《女神》集中而强烈地表现了冲破封建藩篱、彻底扫荡世界的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是鲁迅所张扬的“摩罗诗力”的具体展现。 3、奇特雄伟的想象扩大了新诗的表现领域,尤其是歌唱光明、歌唱力,表达了弃旧图新、自我突破、精进不已的民族自信;对现代文明的赞美与追求,对待与时代、与人民的联系的强化,标志着现代诗歌的长足进步。 4、创作形式自由多变,实现了完全彻底的诗体解放。大量采用比喻、象征手法,以人格化的自然为主,也化用古代神话、历史故事甚至西洋典故,形象选择巧妙、恰切而新颖,丰富了新诗的创作手法,证明新诗在艺术上足以充分表现新的时代与生活,许多方面超过旧诗词。 整体上看,《女神》文学史价值大于其文学(审美)价值。 早期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