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编第四章 0724
* * * * * 第四讲 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思想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 (一)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逐步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或集团在一定的目标下结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即必要性(184-185) 1.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特点。 2.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 3.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和不平衡性。 (三)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1.极端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185) 2.中国社会具有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 △ 中国的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共产党的基本依靠力量。 △ 民族资产阶级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 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集团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斗争。 (四)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实践:4点(185-186) 国民革命革命联合战线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吉林师范大学马思部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研室 1、国民革命革命联合战线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有共产党员出席并参加与领导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孙中山 吉林师范大学马思部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研室 大会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灵魂,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政治主张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也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吉林师范大学马思部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研室 2、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革命政权组织。 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瑞金 吉林师范大学马思部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研室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主张。 吉林师范大学马思部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研室 12月,瓦窑堡会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把“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变为“人民共和国”的口号。 瓦窑堡会议会址 吉林师范大学马思部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研室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把“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变为“人民共和国”的口号,后又改为“民主共和国”的口号;将抗日反蒋的方针转变为“逼蒋抗日”的方针。 中央政治局会议《决议》将人民共和国改为民主共和国 吉林师范大学马思部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研室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实现了由国内战争到国内和平、由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转变。 吉林师范大学马思部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研室 1937年9月,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为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国共合作 吉林师范大学马思部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研室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 有政权、军队的合作。 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 的政治纲领。 吉林师范大学马思部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研室 4、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是以推翻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为主要目标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吉林师范大学马思部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研室 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与蒋介石合影 二、实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 (一)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线 (二)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187) 1、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工农、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基本和主要联盟) 2、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同一切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内容 性质 地位 关系 处理 劳动者之间的联盟 阶级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劳动阶级联盟 主体 基本的 主要的 放手发展和加强 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 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之间的联盟 组成部分 非基本的,不可缺少的 尽可能扩大 (三)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187) 基本原则:独立自主,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