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快猴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快猴网

第三篇 群落生态学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动态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1 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 §2 群落结构 §3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1 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 生物群落的定义 群落的基本特征 生物群落的定义 群落(community): 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这种多种群的集合称群落。 群落的基本特征 §2 群落结构 群落的生物结构 群落的物理结构 群落的时间结构 群落的生物结构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种的多样性 种间关联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优势种和建群种: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称为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对于植物群落来说,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大、生活能力强,即优势度较大的种;植物群落中,处于优势层的优势种称建群种(constructive species)。 亚优势种(subdominant species):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物种。 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为群落的常见物种,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偶见种或罕见种(rare species):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往往是由于种群自身数量稀少的缘故。偶见种可能是偶然的机会由人带入、或伴随着某种条件改变而侵入,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单个数量指标 综合数量指标 单个数量指标 多度:对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密度: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 相对密度:某一物种的个体数点全部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 密度比:某一物种的密度占群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种密度的百分比。 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分种盖度(分盖度)、层盖度(种组盖度)、总盖度(群落盖度) 基盖度: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 相对盖度: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 盖度比:某一物种的盖度占最大物种的盖度的百分比。 频度: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高度和高度比:某种植物高度占最高物种的高度的百分比。 重量和相对重量: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一物种的重量点全部物种重量的百分比。 体积:胸高断面积、树高、形数(可查获)三者的乘积。 综合数量指标 优势度: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定义和计算方法不统一。 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相对基盖度)。 综合优势比:在密度比、盖度比、频度比高度比和重量比中取任意二项求其平均值,再乘100%。 种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由物种数目和相对多度决定的。 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 指一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寡。 物种均匀度(species evenness):指一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反映各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均匀程度。 物种多样性的测度 丰富度指数 多样性指数 物种多样性类型 物种多样性梯度 决定多样性梯度的因素 物种多样测度—丰富度指数 Gleason指数 Margalef指数 物种多样测度—多样性指数 辛普生多样性指数(Simpson’s diversity index) 物种多样测度--物种均匀性指数 均匀度 物种多样性梯度 多样性随纬度的变化 从热带到两极随纬度的增加,物种多样性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多样性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在海洋和淡水水体物种多样性随深度而降低 决定多样性梯度的因素 进化时间学说 生态时间学说 空间异质性学说 气候稳定学说 竞争学说 捕食学说 生产力学说 群落的物理结构 群落的结构单元 群落的垂直结构 群落的水平结构 群落的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群落的结构单元 生活型 层片 植物的生活型 生活型(life form):是生物对综合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是植物对相同环境条件进行趋同适应的结果。同一生活型的植物表示它们对环境的适应途径和适应方法相同或相似。亲缘关系很近的植物却可属于不同的生活型,这是生物之间趋同适应的结果,深刻地反映了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植物的生活型类型(Raunkiaer 生活型系统): 高位芽植物: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cm以上。 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地面芽植物:又称浅地下芽植物或半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冬季地上部分全枯死,即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一年生植物:以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