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探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探究  摘 要: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分,根据评分分为睡眠质量较好组、睡眠质量较差组。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组39例,睡眠质量较好组16例,两组之间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之间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障碍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表现为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下降。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睡眠质量   血液透析延长了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但随着技术的发展,降低死亡率已不再是血透治疗追求的唯一目标,患者的生活质量逐渐成为评价血透的可靠指标[1]。睡眠质量是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部分。笔者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两种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福建泉州180医院、江苏镇江359医院、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无脑中风、脑肿瘤病史;③可配合调查。记录患者的一般状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病史问卷收集患者的原发病诊断、血透年限、每周进行血透治疗的频率和时间等;由研究者本人根据患者病历上的记载统计患者的并并症。  1.2 评定工具: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评分,分为7个成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每个成分按0、1、2、3计分,累计各成分得出为PSQI总分。PSQI总分>7分认为患者具有睡眠质量较差。根据评分分为睡眠质量较好组、睡眠质量较差组。  1.3 评分方法:量表评定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调查以普通话询问,时间不超过20 min,当场收回问卷,于透析前进行。  1.4 统计方法:对睡眠质量按分数不同分组,各成分行成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25~60岁。其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梗阻性肾病、不明原因肾病。透析时间:4~128个月,平均透析时间:58.8±49.2个月。  睡眠质量评价:PSQI总分>7分患者睡眠较差,共有39例。比较睡眠质量较好组、睡眠质量较差组患者,见表1。发现除催眠药物外,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两组之间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睡眠质量各成分之间的比较组别 睡眠质量 睡眠时间 入睡时间 睡眠效率 论文代写 睡眠障碍 催眠药物 日间功能障碍 较好组 1.82±0.12 1.87±0.17 2.16±0.15 2.05±0.21 论文代写 1.12±0.15 0.17±0.13 1.47±0.19 较差组 0.76±0.14 0.12±0.18 1.12±0.22 0.47±0.12 1.61±0.10 0.63±0.17 2.11±0.13 毕业论文 t值 25.69 43.26 毕业论文 14.39 23.56 7.10 2.85 7.002 毕业论文 P值 0.00 0.00 0.00 0.00 0.01 毕业论文 0.09 0.01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能够有效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存活时间,血液透析的患者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异常,发生率在50%~80%之间[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是由Bussy等于1989年编制的睡眠质量自评量表。因其信度和效度较高,已成为国外研究睡眠障碍及临床评定疗效的常用量表。量表由23个题目组成,分为7个成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每个成分按0、1、2、3计分,累计各成分得出为PSQI总分。总分>7分认为患者具有睡眠障碍。本试验研究睡眠异常发生率为60%,与其他研究相符。对其成分进一步分析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现除催眠药物外,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下降,而冯励的研究发现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日间功能障碍下降[3]。这与冯励的研究相比,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下降方面更多,可能是研究对象不同所致,本实验主要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正常与异常之间的关系,而冯励研究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正常患者之间的关系。另外本研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