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肿节风药材采收部位及最佳采收期探究
肿节风药材采收部位及最佳采收期探究
作者:李成仁 王园园 李小艳 宋晓虹 韦琪生 蒋林 叶创兴
【摘要】 目的确定肿节风药材的采收部位与最佳采收期。方法分别将采得的不同季节肿节风药材分为根、茎、叶3部分,以60%乙醇为溶剂回流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季节肿节风药材各部位中反丁烯二酸和异嗪皮啶的含量;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肿节风药材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茎中反丁烯二酸含量最高,根中异嗪皮啶含量最高,综合考虑3种有效成分,以6月、8月含量最高。结论6月、8月份为肿节风药材的最佳采收期,以全株采收为宜。
【关键词】 肿节风 药效成分 采收期 采收部位
肿节风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i的干燥全草,又名九节茶、接骨木等,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华东、西南各省区,在朝鲜、日本、东南亚和印度也有分布。《中国药典》2005 年版(Ⅰ部)中记载其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热紫斑、紫癜、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1]。现代药理学实验表明,肿节风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等作用,已制成各种剂型用于各种炎症和癌症的辅助治疗。其主要药效成分为反丁烯二酸、异嗪皮啶和黄酮类化合物[2]。肿节风中反丁烯二酸和异嗪皮啶的含量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3,4],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本实验采取3种药效成分同时考察的方法,对不同生长季节的肿节风以及不同部位药用价值进行评估,为肿节风药材的采收提供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515泵,Waters 2487紫外检测器),恒奥HT-230A柱温箱(天津恒奥公司),YH3000色谱工作站(广州逸海公司)。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 反丁烯二酸对照品(批号:1541-200001),异嗪皮啶对照品(批号:110837-200304),芦丁对照品(批号:100080-200)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乙腈(色谱纯,Merck公司),磷酸(色谱纯,Fluka公司),Mili-Q超纯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肿节风药材采于广西东兰县肿节风药材GAP基地,自2007-05~2007-12每月采全株样,根、茎、叶分开,60℃下烘干。
2 方法与结果
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1.1 总黄酮对照品溶液精确称取芦丁对照品20 mg,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0.4 mg/ml芦丁对照品溶液[5]。
2.1.2 反丁烯二酸与异嗪皮啶对照品溶液精确称取反丁烯二酸对照品7.5 mg,异嗪皮啶对照品1.8 mg,置25 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混合对照品溶液( 含反丁烯二酸0.3 mg/ml,异嗪皮啶0.072 mg/ml) 。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干燥,粉碎,过3号筛的肿节风药材根、茎、叶粉末各0.5 g,置250 ml烧瓶中,按1∶30的料液比分别加入60%乙醇回流提取1 h,过滤后重复提取2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干,以蒸馏水溶解残物,定容至25 ml,备用。
2.3 总黄酮测定波长的选择取芦丁对照品溶液0.5 ml,置10 ml容量瓶中,用30%的乙醇补充至5 ml,加入5%NaNO2溶液0.3 ml,放置5 min,加入10%Al(NO3)3溶液0.3 ml,6 min后加入4%NaOH溶液2.0 ml,此时溶液显红色,混匀后以30%乙醇稀释至刻度,静置10 min后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下进行全波长光谱扫描,在500 nm处有最大吸收值,因此以500 nm作为总黄酮的检测波长。
2.4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Hypersil ODS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A为0.05%磷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5℃。梯度条件0~8 min流动相B 5%;8~30 min B5%~12%;30~45 min B12%~19%。经测试,样品峰分离度在1.5以上,反丁烯二酸理论塔板数在5 000以上,异嗪皮啶理论塔板数在10 000以上。
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2.5.1 总黄酮标准曲线分别取芦丁对照品溶液0,0.25,0.5,0.75,1.25,1.5 ml于10 ml的容量瓶中,按“2.3”项下方法处理后,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定吸光值,检测波长500 nm。以标样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Y=9.497 5X+0.0413, r=0.999 9,线性范围:0.01~ 0.06 mg/m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