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草本泥炭形成的生物环境机制Ξ-地理科学进展.PDF

草本泥炭形成的生物环境机制Ξ-地理科学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草本泥炭形成的生物环境机制Ξ-地理科学进展

第 54 卷第 3 期 地 理 学 报 V o l. 54, N o. 3 1999 年 5 月 A CTA GEO GRA PH ICA S IN ICA M ay, 1999 草本泥炭形成的生物环境机制 白光润 王升忠 冷雪天  白 艳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 上海 200234) (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长春 130024)   提 要 本文通过东北和华北湿地三年的野外定位观测, 分析了形成泥炭植物的生物学特 性、局地微环境及区域气候之间的关系, 揭示了草本泥炭形成的生物环境机制, 确定了泥炭形 成的气候模型。   关键词 草本泥炭 湿地植物分解 泥炭形成气候的湿热比 泥炭积累是自然界储存太阳能的主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 关于泥炭形成的环境条件, [ 1, 2 ] [3 ] 有冷湿成泥炭说 、积水成泥炭说 等。随着低温半干旱地区成片泥炭沼泽的发现和赤道 [4 ] 雨林高湿地带高、低位泥炭沼泽的发现 , 以及湿度较高的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广大区 域范围存在大面积不积累泥炭的沼泽的现实, 使上述说法受到了挑战。 1986 年, 笔者提出泥炭形成的气候条件 “不表现在水热绝对值上, 而体现在两者的关 [ 5 ] 系值上”的“泥炭形成水热系统” 思想。本项研究在以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自1993~ 1996 年对东北、华北 4 种环境的湿地进行同步定位实验研究, 探讨了湿地草本植物分解、泥炭 积累与湿地植物本身及环境条件的关系, 提出了泥炭形成与气候条件关系的定量模型, 从 而对C 元素在地层中的生物贮存机制得出系统认识。 1 样品选择和分解量的测定 ( ) 样品处理: 将试料清洗后切成 2 cm 长, 同种样品充分混合后烘干、称重 干重 10 g , 分别放入尼龙网袋 ( 网眼 05 mm ) 中。 置取样时间: 春季气温在 0 ℃以下期间采取材料, 制备样品。在气温稳定通过 0 ℃时置 ( ) ( ) ( ) ( ) 样, 气温稳定通过 10 ℃ 春 、20 ℃ 夏初 、20 ℃ 夏末 、10 ℃ 秋 、0 ℃时取样。第二 年在气温稳定通过上述温度段时再次取样, 每次每种取样 4 袋, 清洗烘干后称重, 求算其 ( ) ( ) 平均分解量 % 和分解速率 分解百分比天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