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蓟贞滴丸制备及溶出度探究
蓟贞滴丸制备及溶出度探究
【摘要】 目的对蓟贞滴丸进行制备工艺优选,确定最佳制剂工艺,并对其进行溶出度考察。方法以滴丸的硬度、圆整度、丸重差异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滴丸成型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了样品的溶出度。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选用复合PEG作为基质,基质-药物配比为4.0∶1,料罐温度为85℃,冷却液温度为16℃,滴距为4 cm。结论筛选出的制备工艺可行,所得滴丸溶出度良好。
【关键词】 蓟贞滴丸 正交实验法 制备工艺 溶出度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paration of Jizhen drop pills and its dissolution.Methods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according to the hardness of drop pills,appearance and weight varriation;and ultraviolet measuring technology was used to study its dissolution.ResultsThe optimum preparation condition was compound PEG-drug=4.0∶1,the temperature of drug was 85℃,the temperature of cooling liquid was 16℃,the drop distance was 4 cm.The drop pills had good dissolution. ConclusionThis process is feasible and the product’s dissolution is good.
Key words:Jizhen drop pills; Orthogonal experiment ; Preparation; Dissolution
蓟贞滴丸由水飞蓟、女贞子等组成,是以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为参考,在单方“水飞蓟散”和古方“二至丸”的基础上精简而成的。该方药味精简,配伍严谨,疗效确切,且原料丰富,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为便于服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笔者对水飞蓟及女贞子分别进行了提取和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水飞蓟素和齐墩果酸,并制成了滴丸。本实验对其滴丸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其溶出度。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万分之一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DW-5型滴丸机(江苏泰州市制药机械二厂);78Ⅹ-Ⅱ型片剂四用测定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75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
水飞蓟宾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水飞蓟素粗品(自提)、齐墩果酸(自提);PEG(4000,6000)及甲基硅油(购自南京金牛化工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或化学纯试剂。
2 方法与结果[1~3]
2.1 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2.1.1 滴丸的制备按照处方量称取一定量的PEG4000和PEG6000,混合均匀,置烧杯中水浴加热熔融,将水飞蓟素及齐墩果酸粗品加入其中,搅拌均匀,加入滴丸机的料罐中,加热10 min后进行滴制。得到的滴丸用滤纸吸去表面的甲基硅油,室温下自然干燥,即得。
2.1.2 制备工艺的优化通过多次预试验,以滴丸外观、溶散时限、丸重差异等为考察指标,选出对滴丸制备工艺有明显影响的4个因素(基质-药物配比、料罐温度、冷却液温度及滴距)进行考察,每个因素3个水平,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优选。因素、水平见表1,正交实验设计表及实验结果见2。表1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略)表2 正交实验设计表及结果(略)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因素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大小顺序为:Agt;Bgt;Dgt;C,综合考虑,最佳组合为A2B2C3D1,即选择基质-药物配比为4.0∶1,料罐温度85℃,冷却液温度16℃,滴距4 cm。
2.1.3 工艺验证按照处方量称取一定量的PEG4000和PEG6000,混合均匀,置烧杯中水浴加热熔融,将1/4量的水飞蓟素及齐墩果酸粗品加入其中,搅拌均匀,加入滴丸机的料罐中,保持料罐温度85℃,冷却液温度16℃,滴距4 cm,进行滴制。得到的滴丸用滤纸吸去表面的甲基硅油,室温下自然干燥,即得。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附录ⅠK滴丸剂项下规定检查,均符合规定。
2.2 溶出度考察
2.2.1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量水飞蓟宾对照品2.40mg置25ml容量瓶中,加人工胃液至近刻度,超声溶解,取出放凉,补足溶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