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轼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定风波》
一门三父子 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 峨眉共比高 苏洵 苏轼 苏辙 苏轼词两首 苏轼简介 苏轼(?1036?一?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色,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文章后说:“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 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自熙宁 四年开始,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 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 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 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王安石),最后,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 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 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 火之”,“传闻京师,非细事也”。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黄州的生活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他观察问题变得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 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元佑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 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后死于常州。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dān )州。” 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才华横溢的苏轼第一全才。 旷 世 奇 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与江西诗派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仕途坎坷:“乌台诗案”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诵读把握词作内容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诵读把握词作内容 上片:写景 ——着力描绘赤壁雄奇之景 下片:抒情 ——写周瑜抒发个人感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大江赤壁 起兴点题 状写江山 思慕古人 缅怀周郎 建立功业 感伤身世 祭奠江月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写出石壁的陡峭高峻 惊:写出水势的汹涌 拍:写出江水与岸拍击的力度 卷:写出波涛的巨大力量 渲染磅礴 宏伟的气势 上片主要写赤壁景色,请问写了哪些景物?哪些字词最富表现力?为什么? 大江 赤壁 乱石 惊涛 以上几词,运用夸张比拟的修辞,描绘出一幅雄奇壮丽的赤壁江山图。 面对大江奇景,词人触景生情, 发出深沉的感慨: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活动在大江奇景里的英雄人物是谁?词作中表现了他怎样的形象? 周 瑜 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 年轻有为、儒雅倜傥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指挥若定、从容泰然 周瑜是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当年三十四岁,迎娶小乔已有十年。词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风流倜傥,气度儒雅,镇定自若的儒将形象。 “一时多少豪杰” 为什么只写周瑜?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屡遭不幸 雄姿英发 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