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明亡清兴六十年 阎崇年.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明亡清兴六十年 阎崇年

明亡清兴六十年 阎崇年 序 《明亡清兴六十年》(上)是我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cctv- 10)《百家讲坛》主讲系列历 史讲座前半部分 24 讲的讲稿。讲稿有四种稿本:一是文案稿,二是录音稿,三是播出稿,四是综合稿。 本书就是取前三种稿本优长而成的综合稿,稍加润色,结集出版。其后半部分《明亡清兴六十年》(下), 待适当时机,再出版面世。全书讲述的时间跨度,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 年) 尔哈赤起兵,到清顺治元 年(1644 年)福临定都北京,其间整整60 年。这60 年历史的特点是四个字——“明亡清兴”:乃胜乃败, 斯兴斯亡;兴亦悲壮,亡亦悲壮。为什么呢?我想起了贤哲释迦牟尼。 释家三世佛的哲学是:要用三双眼睛看世界——过去、现在、未来。这是智者的思维,也是贤者的思 维。因为不了解过去,就不能科学地认知现在;而不了解现在,也就不能科学地认知未来。历史学正是认 知过去的学问。所以,在文明的时代,智者应学历史,不学历史不能成为智者;贤者应学历史,不学历史 不能成为贤者。那么,中国历史的江河,源远流长,曲折回漩,日夜不息,奔腾向前,为什么要选取明亡 清兴这段历史来学 呢? 明亡清兴的 60 年,是中国历史上天崩地解、山谷陵替、格局剧变、悲欢离合的时代。在明亡清兴的 历史舞台上:格局,雄伟壮阔;人物,群星灿烂;事件,繁复跌宕;故事,生动有趣。人们都在表现,也 都在表演:真与假、善与伪、美与丑,智与愚、勇与怯、廉与贪。明亡清兴的 60 年,又是近世社会的缩 影。凡是近世社会的重要元素——贫与富、夷与夏、官与民、中与西,都在这里展示;求民生、求自由、 求平等、求民权,也都在这里交汇、碰撞、融合。明亡清兴的 60 年,亦如 《尚书?大禹谟》云:“人心惟 微,道心惟微。”就是说人心不安、道心不明。正义者不安其死,不义者鸡犬升天。而治国平天下,应当 明道安民,道明则民安,民安则国泰。 300 年来,人们在思考:明朝何以亡?清朝何以兴?其道其理,亦显亦隐。一个人、一个群体、一 支军队、一个民族,其兴衰、其成败,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却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结论和答案、 经验和教训、思考和启迪、聪明和智慧。所以,每位后来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阶 层、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肤色、不同国籍,都可以从明亡清兴 60 年的历史 中,学到宝贵的智慧并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灿若星汉的人物中,我选取袁崇焕作为一面折射明亡清兴的历史镜子,是因为他所身历的大喜大悲: 喜,惊天地;悲,泣鬼神。袁崇焕值得后人景仰的仁、智、勇、廉,及其浩然正气和爱国精神,既是其时 志士仁人的典范,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30 年来,我一直在研究袁崇焕,出版了 《袁崇焕研究论集》、 《袁崇焕资料集录》(合)、《袁崇焕传》和 《袁崇焕》,多次倡议或主持袁崇焕国际学术研讨会,考 全国 同袁崇焕相关的历史遗迹,及其在海外华人圈的影响。也出版了《 尔哈赤传》、《清朝通史?太祖朝》、《清 朝通史?太宗朝》和 《满学论集》。进而从明与清两个视角,加深了对明清之际60 年历史的考 与思索。 在明亡清兴历史的背后,西方一些国家正在兴起。我们重新阅读这段历史时,应当既看到中国,又放 眼世界。要避免两种认识上的误区:或持敖自矜,或过于悲观。应取的态度是: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可 妄自菲薄;既讲求历史的科学性,又力戒历史的片面性。 真实是历史科学的生命,玄幻则是历史科学的肿瘤。历史的大众传授要深入浅出,只有深入才能浅出, 否则的“浅”是浅薄;历史的大众传授要雅俗共赏,只有大雅才能大俗,否则的“俗”是庸俗。观众和读 者需要的是浅明而不是浅薄,是通俗而不是庸俗。表述史学的著作忌长——能省一个字,就不 一个字。 知理虽易,实行则难。一部儒家经典 《大学》才 1546 个字,字字推敲,句句雕琢。一部 《史记》太史公 司马迁说它不过 526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